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其三》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其三》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石楠梭木照春山,颜色纷纷乱碧丹。

剩叶如云散幽冢,清阴为盖覆灵坛。

沾濡细雨生秋色,摇撼惊风长夜寒。

应并孤松长共老,好栽慈竹与同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楠、梭木、春山等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首句“石楠梭木照春山”,以“照”字生动地描绘出石楠和梭木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情景,赋予画面以动态感。接下来,“颜色纷纷乱碧丹”一句,运用色彩对比,将石楠的绿与红(丹)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剩叶如云散幽冢,清阴为盖覆灵坛。”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生命的主题,将石楠的叶子比作飘散的云朵,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通过“清阴”和“灵坛”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敬仰,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沾濡细雨生秋色,摇撼惊风长夜寒。”这两句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出发,通过细雨和惊风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夜晚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变迁。

最后,“应并孤松长共老,好栽慈竹与同看。”这两句以“孤松”和“慈竹”作为结尾,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共同度过余生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人日同诸子御书楼观雨

一雨群皆喜,今朝情亦均。

半生五十日,相对二三人。

意气楼中远,园林眼下新。

只须多美酒,容易度芳春。

(0)

题十亭

森森乔木已成林,都宪犹怀故国心。

自是楚云堪入梦,何如梧岫可追寻。

寒梅雪后枝枝玉,黄菊年来树树金。

遥望十亭亭外路,几时容我一登临。

(0)

送张太宰南还

向来官序几相同,垂老归心也并浓。

朝野尚资公謇谔,班行谁念我龙钟。

长材自合终为栋,病鸟何堪久在笼。

今夕灯前闻别语,不禁流泪对黄封。

(0)

送欧职方时振出守汉中

向来场屋见高文,知有长材策茂勋。

一日相看如旧识,千秋交谊愧殷勤。

兵曹正喜资苏辙,乡郡其如借寇君。

从此书来知几许,故应襦裤语先闻。

(0)

竹涧为李均赋

渭川千亩敌封侯,分得霜栽涧水头。

六逸旧闻唐俊彦,七贤今识晋风流。

苍龙影淡金波夕,彩凤声寒玉镜秋。

酷爱此君偏得地,考槃歌罢思夷犹。

(0)

上新河待风

一棹遥从日下回,上新河畔几徘徊。

水声只向西南去,风势不从东北来。

长夜独看淮浦月,故乡多望越城台。

天公若解行人意,早遣蒲帆数幅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