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外白云峰,醉卧虚堂听晓钟。
涧草岩花无日歇,仙人玉女有时逢。
脂车石路君能去,蜡屐秋风我愿从。
欲藉神方变华发,黄精苗盛菊香浓。
洞庭湖外白云峰,醉卧虚堂听晓钟。
涧草岩花无日歇,仙人玉女有时逢。
脂车石路君能去,蜡屐秋风我愿从。
欲藉神方变华发,黄精苗盛菊香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联“洞庭湖外白云峰,醉卧虚堂听晓钟”,诗人将自己置于洞庭湖之外的高耸云峰之下,仿佛在一座空旷的殿堂中沉醉于清晨的钟声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涧草岩花无日歇,仙人玉女有时逢”,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神秘。涧边的野草和岩石上的花朵似乎永不停息地生长着,而仙人与玉女的偶遇,则增添了这份景色的奇幻色彩。
颈联“脂车石路君能去,蜡屐秋风我愿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的渴望。脂车石路象征着艰难的旅程,而蜡屐秋风则描绘了诗人愿意跟随他人一同踏上这样的旅程,体验自然之美。
尾联“欲藉神方变华发,黄精苗盛菊香浓”,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他希望借助某种神奇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容颜,让黄精的茂盛和菊花的香气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想象。
閒人无所管,扶藜散幽步。
古路绝游尘,霜林叶自雨。
坐石听流泉,颇得空寂趣。
云外巢居子,邂逅两相遇。
语久各忘还,见月出深树。
彼此无滞情,忽散同烟雾。
归来夜已深,山衣浥清露。
隤然竟终夕,不复脱芒屦。
铁钟惊梦回,斗转东方曙。
重欲见巢居,云深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