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入秦楼唱至今,夜魂应共水仙吟。
坟前几树桃花月,照得风流不死心。
词入秦楼唱至今,夜魂应共水仙吟。
坟前几树桃花月,照得风流不死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历史遗迹的深情怀念。开篇“词入秦楼唱至今”,通过音乐的传唱,将听者带入一个充满古风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的“夜魂应共水仙吟”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这里的“夜魂”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游离,与“水仙吟”相呼应,营造出一个既神秘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第三句“坟前几树桃花月”,通过对墓前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或先贤的缅怀之情。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相联系,而这里的“月”则增加了一种静谧与孤寂感。
最后一句“照得风流不死心”,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珍视。这里的“风流不死心”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些美好的精神遗产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将被后世所铭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与音乐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传统的尊重。
玉山有佳处,乃在昆崙西。
蓬莱数峰小,上与浮云齐。
云中飘飘五色凤,只爱碧梧枝上栖。
芝草琅玕满玄圃,群仙共蹑青云梯。
太湖三万六千顷,水水流入桃花溪。
溪头浣花如濯锦,百花潭边浮紫泥。
紫皇拜尔山中相,閒把丝纶草堂上。
渔庄一钓得龙梭,龙女吹箫书画舫。
西风玉树金粟飞,东风柳浪金波漾。
岁岁年年乐事多,绿野平泉何足尚。
十二楼头看明月,太乙明星夜相访。
酌霞觞,瑶台露湿芙蓉裳。
我亦桃源隐居者,握手一笑三千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