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毛公洞六首·其三》
《游毛公洞六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须信桃源路易迷,野人遥指过山西。

由来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觅旧蹊。

(0)
注释
桃源:虚构的理想乐土,隐居之处。
野人:乡村居民,这里指朴实的人。
山西:山的西面。
石室:古代指用石头建造的洞穴或房屋。
仙窟:神仙居住的地方。
旧蹊:旧有的路径,指古人可能走过的路。
翻译
必须相信桃花源之路容易让人迷失,乡野之人远远地指着说要过山的西边。
自古以来,石头建造的洞穴并非神仙居住的地方,不必到云端寻找旧时的小径。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桃源路的向往和野人指路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于遥远仙境的向往之情。

"须信桃源路易迷"一句表明诗人相信那条通往桃源的道路虽然容易迷失方向,但这种迷失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经历。"野人遥指过山西"则展示了诗人在寻求那种仙境时,得到的是远处村民的指引,他们告诉诗人,那个传说中的地方就在山的另一侧。

接着的两句"由来石室非仙窟,漫向云中觅旧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探寻。这里的“石室”虽非神仙居所,但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得既古朴又神秘。诗人在这片广阔的自然界中漫游,试图找到那些传说中的旧迹和历史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桃源之路的憧憬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与大自然合一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和子静三绝.亭竹二首·其二

霜雪岂能摧劲节,埃尘无复入虚怀。

故应淡薄无人管,不是子猷谁复来。

(0)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五

浮云作秋阴,细雨如朝雾。

放形山水间,意适无艰步。

忽遇古招提,空翠森回互。

倚杖听泉鸣,悠然不能去。

(0)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其四

越岸方投绂,将回出岫云。

楹间俄梦奠,地下去修文。

落日川原静,悲风草树薰。

但令千载后,掩涕想馀芬。

(0)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其一

从容绍圣末,直节更谁攀。

不见豺当路,悬知虎在山。

石渠聊试可,江国竟投闲。

尚冀调金鼎,那知去不还。

(0)

鲁邦司寇陈义高,三闾大夫心徒劳。

相逢一笑无言说,去宿芦花又明月。

(0)

灵岩七咏·其四灵龟泉

山作灵龟势愿游,滴泉奔涌岂常流。

谁当一的能知味,认取心源莫躁求。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