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生西岭,清光日渐多。
直从圆处满,试问夜如何。
微月生西岭,清光日渐多。
直从圆处满,试问夜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在夜晚逐渐升起并照亮大地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呈现出来。
首句“微月生西岭”,描绘了月亮初升时的情景,仿佛是从西方的山岭间缓缓升起,暗示着夜晚的开始。这里的“微月”二字,既点出了月相的朦胧状态,也营造了一种温柔而神秘的氛围。
次句“清光日渐多”,则描述了随着月亮的升高,它所散发出的光芒逐渐增强,照亮了整个夜空和大地。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光明的逐渐增加。
第三句“直从圆处满”,进一步描绘了月亮逐渐圆满的过程。在这里,“圆处满”不仅指月亮的形状,也象征着事物达到完美的状态。这句话通过月亮的圆满过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试问夜如何”,以疑问的形式结束全诗,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它既是诗人对夜晚的探索,也是对生活、对未来的思考。通过这一问,诗人引导读者去感受夜晚的静谧与深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月亮在夜晚逐渐升起并照亮大地的过程,蕴含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司徒园中何不有,问园何以石隐名。
曾佐圣明执大象,故邀玄象作主盟。
朴茂古风振颓俗,灵心妙手抉玄精。
关西鹰隼门庭列,江左魁元月旦评。
馈饷航樯云俱进,捐输心事月同明。
豸冠迭握两都宪,凤诰频颁三代荣。
茂叔池开香逾远,晋公堂辟韵弥清。
神交麋至为明侣,道契行联作弟兄。
爱石欲将石俱隐,岂同曲士守硁硁。
擎天砥柱暂休沐,终日闭关介石贞。
共道东山谢安石,他时廊庙作璜琮。
阿谁为君记石隐,琅琅掷地有金声。
江东猿鹤,识人间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
忆春分尚早,梅信才完,花开了、狂蝶痴莺都睡。
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绝依倚。
高与玉山齐,露下遥天,定敕令、井桃回避。
又七载、低颜软尘红,向金马词场,讯他荣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