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中翰墨筵,每教令日纪韶年。
情关一德联堂陛,乐叶八音调管弦。
体物漫称诗禁雪,抽思应许兴奔泉。
天街爆竹声砰磕,却喜阳和万里宣。
兴庆宫中翰墨筵,每教令日纪韶年。
情关一德联堂陛,乐叶八音调管弦。
体物漫称诗禁雪,抽思应许兴奔泉。
天街爆竹声砰磕,却喜阳和万里宣。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兴庆宫中举办的一场以翰墨为主题的宴会,庆祝新春佳节。诗中充满了皇家的奢华与文化氛围。
首句“兴庆宫中翰墨筵”,点明了地点与活动主题,即在兴庆宫中举行了一场以书法和文学为主的盛宴。接着,“每教令日纪韶年”描述了宴会的频繁与时间的更迭,每年都在此庆祝新年的到来。
“情关一德联堂陛,乐叶八音调管弦”两句,表达了宴会中情感的深厚与音乐的和谐。一德,意指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这里象征着宴会中人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乐叶八音,指的是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管弦乐的演奏,营造出欢快而优雅的氛围。
“体物漫称诗禁雪,抽思应许兴奔泉”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宴会中的文学创作与个人情感的释放。体物,即观察事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创作出了如雪般的诗句。抽思,意为提取思绪,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如同泉水般自由奔涌。
最后,“天街爆竹声砰磕,却喜阳和万里宣”描绘了新年之际,京城街道上爆竹声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生机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温暖春日的期待,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家宴会的盛况,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好的祝愿,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与推崇。
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
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
留也是。
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
天涯万里。
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
嬉游事。
早觉相如倦矣。
谢娘庭院犹记。
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
谁料理。
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
无言自倚。
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满酌西湖酒。
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
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
正画舫、春明波透。
记得名园曾驻马,锦鞍鞯、浅映堤桥柳。
寻胜赏,重回首。
不妨旋摘枝头有。
喜青青、垂丸带子,脆圆如豆。
想是和羹消息近,报与醉翁太守。
道玉铉、有人启奏。
红药当阶明似锦,觉娇莺、无燕皆称寿。
唱此曲,付红袖。
岩岩鲁山高,可望不可即。
袖有一瓣香,无路瞻圣域。
朅来高河阳,乃在天壤北。
离群久索居,心茅殆欲塞。
人言圣哲孙,来凭贰车式。
洙源分派清,龟蒙见孤崱。
愿傚陈亢问,少祛樊须惑。
莫为徐群先,未遂仪封识。
良朋忽踵门,厚意传矜恻。
分我纖纩温,贲我素丝緎。
寒谷回春温,古道见颜色。
洪惟夫子墙,如天有辰极。
六经恢衣被,万化视法则。
嗟我早端诚,求道未有得。
暮年遭时屯,愿跻愈自力。
圣壁多旧藏,闻孙世秉德。
稽首求一言,书绅永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