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头莲.荷花池上为友人记忆往事》
《双头莲.荷花池上为友人记忆往事》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双头莲

曲水娇荷,是向日芳姿,采香曾寓。隔墙漫觑。

怜宋玉无奈,心头长贮。

故拨弦索三条,倩冰丝传语。花暗处。

绢裹秦珠,投伊更无情绪。

闻道薄倖狂生,向鸳鸯社里,铜舆重娶。抛将雁柱。

将往事、竟做一池风絮。

别向念四桥头,觅吹箫佳侣。

真堪怅、锦瑟床边,玉人已去。

(0)
鉴赏

这首《双头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荷花池畔的一段深情回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曲水娇荷”,开篇即以“娇荷”二字点出荷花的柔美与娇艳,仿佛在曲水之畔,荷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向日芳姿,采香曾寓”,进一步描绘了荷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以及人们曾经在此采香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隔墙漫觑,怜宋玉无奈,心头长贮”,这里借用了宋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深深怜爱之情,即使隔着墙也无法完全欣赏其美,心中的情感只能默默收藏。“故拨弦索三条,倩冰丝传语”,诗人通过弹奏乐器,试图用音乐传达对荷花的思念之情,冰丝在这里象征着传递情感的媒介。

“花暗处。绢裹秦珠,投伊更无情绪”,在花影摇曳的暗处,诗人将秦珠(一种珍贵的宝石)包裹在绢布中,寄予荷花,但荷花似乎对此无动于衷,暗示了情感的单向性与无法回应的遗憾。

“闻道薄倖狂生,向鸳鸯社里,铜舆重娶”,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描述了一位薄情的男子在鸳鸯社中再次娶妻,与荷花池上的情景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抛将雁柱。将往事、竟做一池风絮”,诗人将雁柱(琴弦)抛掷,将往日的记忆比作随风飘散的柳絮,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别向念四桥头,觅吹箫佳侣”,诗人想象自己在四桥头寻找能够吹箫的伴侣,希望能与之共度美好时光,但最终发现这一切都只是空想。

“真堪怅、锦瑟床边,玉人已去”,最后,诗人感慨于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如同锦瑟旁的玉人,已经离开,留下的是无尽的惆怅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睡起

客舍萧条日正长,绿窗梦破黄鹂语。

分明身在故乡游,枕上思亲泪如雨。

(0)

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其八

舞廉纤、不知是雪,还是沙明波素。

同云返映晶光凝,暝色遥笼烟树。双无据。

颤寒空、微霄极浦相回互。芦洲古渡。

有孤艇篷窗,挑镫酌酒,唱彻梁围句。

知此夕,一派瑶峰玉宇。朦胧半函银兔。

清晖的皪蛟冰瀁,疑是东方已曙。君莫觑。

君不见、迥波难挽流澌住。珠摧玉仆。

向帝女祠东,昭王潭北,直下长江去。

(0)

如梦令.小游仙二首·其一

一色花飞莺报。五色烟轻云罩。

梦里屡骖鸾,只是今生未到。谁道。谁道。

只有人閒春好。

(0)

谒金门.待须竹

閒不得。閒得也应相即。除却镜中霜鬓识。

更谁通消息。多病年来无力。翠嶂层层相隔。

珍重杨花风起日。觅浮萍踪迹。

(0)

浣溪沙.过熊男公夜话

炊稻烟阑煮笋香。溪流萦岫半斜阳。

閒宵不觉剪灯长。

鱼计向春元得水,蝶魂入梦不惊霜。

无劳濠上讯蒙庄。

(0)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其四

麋晨鹘夜昼鸺鹠,足覆寒蓑听未休。

此自答恩还圣代,山僧莫只话惊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