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五》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多事田光苦殉名,匆匆伏剑激荆卿。

英雄不肯言成败,节侠何知有死生。

皆白衣冠持大斗,尽冲毛发上长缨。

离觞未半驱车去,风叶哀含变徵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阅读《荆轲传》后所作的六首诗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荆轲及其事迹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首先,“多事田光苦殉名”一句,诗人借用了田光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名声而牺牲自己的人的感慨。田光是战国时期燕国的谋士,为保护燕太子丹的计划不被泄露,选择了自杀,以示忠诚和牺牲精神。诗人在这里将田光与荆轲相提并论,暗示了荆轲同样为了国家和使命而不惜牺牲个人名誉。

接着,“匆匆伏剑激荆卿”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场景。荆轲作为燕国使者,为了阻止秦国吞并燕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赴死之行,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秦王。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荆轲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他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高尚情操。

“英雄不肯言成败”一句,诗人赞美了英雄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只关注行动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田光还是荆轲,他们都不在乎最终的结果如何,只在乎自己是否完成了使命,是否为正义和理想而战。

“节侠何知有死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英雄们的气节与侠义精神,他们对于生死的超脱,以及对道德与正义的坚守,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皆白衣冠持大斗,尽冲毛发上长缨”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英雄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一切地执行任务的情景。他们如同手持大斗的勇士,即使面对危险,也不退缩,甚至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置于险境之上。

最后,“离觞未半驱车去,风叶哀含变徵声”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离去时的哀伤之情。虽然英雄们已经离开,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流传,如同秋风吹过,带走了落叶,却留下了深沉的哀思和对英雄的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及其故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牺牲精神、道德勇气以及历史记忆的崇高敬意。它不仅赞扬了古代英雄的壮举,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责任、理想追求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豫章离济江亭

拟上篮舆趁晓晴,不妨小立听江声。

青山合处江疑断,野渡喧时潮欲平。

雨脚又从天际起,霜毛偏傍镜边明。

绿林未静烦宵旰,敢为龙钟叹远行。

(0)

张子华屡为唱篇有诗要予为首唱次韵谢之二首·其二

诗名宗党不虚传,又复舂容见大篇。

李蔡名甘居广下,照邻文合在杨前。

盘斜敢下长鲸钓,引路须烦老骥先。

纸贵韦郎一千首,不妨频觅浣花笺。

(0)

自咏

百万人中隐一身,深如勺水在沧溟。

独醒自负贤人酒,天阔难寻处士星。

照影自怜湖水碧,高吟赢得蜀山青。

城南老树如相问,不枉翻空过洞庭。

(0)

汤德广挽词三首·其一

四海知名士,三朝老从臣。

勤王安反侧,分阃试经纶。

天阔鸳行断,山空马鬣新。

丰碑满忠义,千古诏簪绅。

(0)

老来交朋沦谢虽婢仆亦无在者感旧忽觉凄然

故交沦没水东流,岁晚无人话昔游。

飞絮落花何足道,忽经风雨亦添愁。

(0)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其四

空诗羞涩送君行,老病难堪叙别情。

天假吾年未填壑,它时犹及问归程。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