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村行·其一》
《暮春村行·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水涨平桥断,微茫春渚西。

不知一片雨,添得几长溪。

渔艇渡头冷,白鸥人外低。

因看木棉树,村落未曾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乡村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乡村生活的静谧氛围。

首句“水涨平桥断”,开篇即点出季节特征——春水上涨,原本连接两岸的桥梁被淹没,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变化。接着,“微茫春渚西”描绘了一片朦胧的春日景象,渚是水中小洲,微茫则表现出晨雾或薄云笼罩下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氛围。

“不知一片雨,添得几长溪。”这一句巧妙地将雨水融入溪流之中,不仅增加了水的量,也增添了春日的湿润与生机。通过“一片雨”与“几长溪”的对比,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关注。

“渔艇渡头冷,白鸥人外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渔艇在渡口显得格外冷清,白鸥在远处低飞,似乎在寻找食物或是享受这份宁静。这里通过“冷”字,不仅指天气的凉意,也暗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一种感受——既有宁静之美,也有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因看木棉树,村落未曾迷。”诗人通过观察木棉树,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欣赏与赞美。木棉树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与热爱,即使在暮春时节,村落也未曾迷失在诗人的视野中,展现出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深情眷恋。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二三九

阿咸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虎丘。

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0)

己亥杂诗·其九十七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

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公四纪遇灵箫。

(0)

题宫意图

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

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0)

烈女李三行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泰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岂惟成路蹊,崔嵬复崔嵬。

女面洁如玉,女身濯如脂。

十四颇有余,十五十六时。

婀娜怀春风,明月初徘徊。

门中姊与姑,邻舍杂姥嫠。

人笑女无声,人欢女长啼。

昔昔重昔昔,皴痛不得治。

有似食大鲠,祸喉连胁脐。

阿母唤不应,步出中间闺。

女身亦非狂,女心亦非痴。

向母问阿爷,阿爷谁所尸。

昨日门前望,裂眼宁忍窥。

爷仇意妍妍,走马东西街。

我无白杨刃,锻作双虹蜺。

磨我削葵刀,三寸久在怀。

一心愿与仇,血肉相齑臡。

仇人何陆梁,挟队健如犛。前者为饥狼。

后者为怒豺。小雀抵黄鹞,徒恐哺作靡。

大声呼县官,县官正聋蚩。

宛转太守府,再三中丞司。

堂皇信威严,隶卒森柴崖。

安知坐中间,一一梗与泥。

何由腐地骨,鬼笑回牙欸。

孤小不识事,闻人说京师。

京师多贵官,列坐省与台。

头上铁柱冠,獬廌当胸栖。

獬廌角岳岳,多望能矜哀。

局我头上发,缝我当躬衣。

手中何所将,血帛斑斓丝。

帛上何所书,繁霜惨濛埋。

细躯诚艰难,要当自防支。

女弱母所怜,请母毋攀持。

今便辞母去,出门去如遗。

是月仲冬节,杀气争骄排。

层冰塞黄河,急霰穿毛锥。

大风簸天翻,行人色成灰。

夜黑不见掌,深林抱枯枝。三更叫?鹅,四更嗥狐狸。

五更道上行,踯躅增羸饥。

举头望长安,盘盘凤皇陴。

下著十二门,通洞纵横开。

持我帛上书,鬻我囊中袿。

跪伏御史府,廷尉三重墀。

尚书几峨峨,峨峨唱驺归。

头上铁柱冠,獬廌当胸栖。

獬廌即无角,岂与群羊齐。

李女倚柱啸,白日凋精辉。

结怨弥中宵,中宵盛辛悲。

有地何抟抟,有天何垂垂。

高城不为崩,高陵不为陀。

为遣明府来,明府来何迟。

长跪向明府,泪落江东驰。

女今千里还,女忧终身罹。

女诚不敢绐,愿官无见疑。

父冤信沈沈,沈沈痛无期。

一日但能尔,井底生朝曦。

死父地下笑,生仇世中刲。

顾此弱贱躯,甘从釜羹炊。

语中难成声,声如系庖麋。

明府大嗟叹,嗟叹仍歔欷。

翻翻洞庭波,洞庭非渊洄。

崭崭邛崃坂,九折无险巇。

我今为汝尸,汝去行得知。

爷仇意妍妍,举家忽惊摧。

势似宿疹发,骤剧无由医。

同时恶少年,驱至如连鸡。

锒铛押领头,毕命填牢狴。

有马空马鞍,永别街西馗。

叩首谢明府,搦骨难相贻。

昔为羝乳儿,今为箭还靫。遥遥望我里,我屋荒?莱。

寡母倚门唏,唏于杞梁妻。

女去母啖柏,啖柏今成饴。

虽则今成饴,母悲转难裁。

女颜昔如玉,女发何祁祁。

女口含朱丹,女手垂春荑。

哭泣亲尘沙,面目余瘢劙。

宛宛闺中存,黧疾疑疾罴。

姑姊看女来,簪笄不及施。

邻姥看女来,左右相呼携。

各各自流涕,一尺纷涟洏。

邻姥少别去,媒媪从容来。

三请得见女,殷勤致言辞。

公子县南居,端正无匹侪。

金银列两厢,纤纨不胜披。

身当作官人,华荣灼房帏。

颇欲得贤女,贤女胜姜姬。

回面答媒媪,身实寒且微。

无弟无长兄,老母心偎依。

所愿事力作,涩指缝裙鞋。

安得随他人,乖违母恩慈。

母年风中灯,女命霜中葵。

须臾母大病,死父相寻追。

棺椁安当中,起坟遂成堆。

一一营事讫,姑姊可前来。

为我唤长老,长老升堂阶。

为我召乡邻,乡邻麋如围。

十岁随爷娘,幼小惟痴孩。

十五衔沈冤,灌鼻承醇醯。

二十行报仇,报仇苦且危。

三年走大梁,赵北燕南陲。

女行本无伴,女止亦有规。

皎皎月光明,不堕浊水湄。

斑斑锦翼儿,耿死安能翳。

自此旋入房,重阖双双扉。

朱绳八九尺,挂向梁閒颓。

鲜鲜桂华树,华好亦何奇。

葳蕤扬芳馨,生在空山隈。

烈火烧昆冈,三日焰未衰。

大石屋言言,小石当连养。

萧芝泣蕙草,万族合一煤。

烧出白玉姿,皎雪寒皑皑。

玉以为女坟,将桂坟上栽。

夜有大星辰,其光何离离。

错落桂树下,千年照容徽。

(0)

贺新郎.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蒲酒浓如乳。更为我、东溟斫鲙,大鱼就脯。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

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何须远望悲荆楚。

暗想像、广陵旧事,泪多于雨。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邻重五。

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0)

少年游.感旧和柳屯田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

簸钱庭院,筑毬天气,春草绿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换,飘泊堕江皋。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