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慈寺》
《大慈寺》全文
宋 / 苏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身去寥寥无朕迹,此时谁会真消息。

黄金灵骨今尚存,指示世人人不识。

(0)
鉴赏

这首诗《大慈寺》由宋代诗人苏澥所作,通过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大慈寺的神秘与深邃。诗中以“身去寥寥无朕迹”开篇,暗示了大慈寺历史的悠久和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时光流转中的沧桑与变迁。接着,“此时谁会真消息”一句,表达了对当下人们难以理解或忽视了大慈寺真正意义的感慨,强调了历史遗迹与现代认知之间的鸿沟。

后两句“黄金灵骨今尚存,指示世人人不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黄金灵骨,既可理解为对大慈寺珍贵文物的象征,也可解读为对佛法智慧的隐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被世人忽视的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传承与理解之间断裂的反思。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慈寺的物质形态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其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社会认知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苏澥
朝代:宋

苏澥,字浩然,梓州铜山(今四川三台西南)人。舜元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端明集》卷三九《苏才翁墓志铭》)。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台州天台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八年,除两浙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元丰元年(一○七八),改国子博士奉使高丽(同上书卷二九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为徐王府翊善(同上书卷四六九)。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金瓶牡丹

宝架金瓶绝护持,折来应是最高枝。

画堂春色殷于锦,终不如前土种时。

(0)

山水图·其一

画师盘礴作笔势,写出江山数千里。

崔嵬绝巘如摩空,彷佛高岩起云气。

浮云开处见山骨,紫翠重重净如洗。

飞泉落涧听无声,幽谷含春如有意。

武陵此去疑不远,似有桃花出流水。

隔江依柳起凉风,高窗面此云山青。

客来相对坐忘倦,似说平生遁世情。

我观斯图重太息,清时谁肯终泉石。

桑弧蓬矢作男儿,竹帛千春照芳绩。

君不见当年伊尹耕有莘,憣然一出安斯民。

(0)

东坡游赤壁图

大江东流浩无极,神斧何年开赤壁。

西风吹尽战船灰,翠叠嵯峨扫空碧。

秋清白露洗银河,水落空山见危石。

何处扁舟载月行,眉山学士黄州客。

黄州老客不世才,江汉波澜深莫测。

自说前身卢道人,谪向人间了文墨。

平生顾义不顾害,往往长遭贵人斥。

策题谤息诗案兴,不免姓名归党籍。

何如斗酒鱼十头,鼓棹沧浪散胸臆。

目断天涯望美人,此时此意谁能识。

(0)

题江行初雪图

宿云黯惨埋岩壑,疾风飒飒捎林薄。

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

一翁蓑笠度危桥,一翁荷担转山腰。

崖倾石冻竹伛偻,不辞辛苦归途遥。

君不见软裘貂帽驰快马,遮莫冰花遍原野。

人生得意能几何,相逢俱是穷途者。

(0)

予归江左泽往四明

倚闾怜母老,长路望儿归。

六载眼中泪,三春身上衣。

霜清听雁远,天阔见云飞。

海峤连闽越,乌啼月尚微。

(0)

题秋塘鹡鸰

落日秋水寒,霜空荷叶乾。

飞鸣不相离,双栖绿池间。

照影弄颜色,有如竞华鲜。

在原怀远意,因之发长叹。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