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
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
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
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
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
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
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
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的《福州黄檗寺》,通过对福州黄檗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情感。首句“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表达了黄檗寺在天下黄檗中的独特地位,暗示其历史悠久且声誉卓著。接下来,“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描绘了寺内古碑记录着过往岁月,而遇到的僧人又让诗人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家乡。
“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通过写诗人住宿禅房,聆听雨声,以及长途跋涉中积聚的风尘,展现了旅途的辛苦与寺中生活的宁静对比。最后两句“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之际,仍不忘向寺中的祖师们致以敬意,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文化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描绘了黄檗寺的风貌,也流露出诗人对故土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又一番雨过,倚阁炎威,探支秋色。
前度刘郎,为故园一出。
黄发丝丝,赤心片片,俨中朝人物。
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
倦客才归,新亭恰就,萱径荫浓,卜林香发。
尊酒相逢,看露花风叶。
跃跃精神,生生意思,入眼浑如涤。
更祝天公,收回积潦,放开晴日。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流觞元巳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晰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巳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巳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