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
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
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
宿芽发轻苞,寒卉抱短艳。
鹿走风生林,僧归云入殿。
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
安知千岁后,未叹陵谷变。
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
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
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
宿芽发轻苞,寒卉抱短艳。
鹿走风生林,僧归云入殿。
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
安知千岁后,未叹陵谷变。
这首宋诗《游栖霞四首(其二)》是周文璞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与佛门友人一同游历栖霞山的场景。首句“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表达了诗人与僧侣同伴携手同行,漫步在花香四溢的田野之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暗示了他们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诗人与友人共同探讨佛法的深远奥秘,显示出深厚的学识和虔诚的心境。
“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描绘了他们在游览中慢慢品味,享受着幽静与喜悦,满足于独自修行的愿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寓含了内心的修行与解脱。
“宿芽发轻苞,寒卉抱短艳”则细致地刻画了栖霞山的植物,生机勃勃的嫩芽和寒冬中绽放的小花,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鹿走风生林,僧归云入殿”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禅意,鹿群在林间穿行,僧人归来时,云雾缭绕于寺庙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回顾了栖霞寺的历史,自齐梁时期以来,众多才子佳人曾在此留下墨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历过程中的景致和感受,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佛教禅意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世所谓巧,请为翁说。巧于利口,佞辞河决。
何如吉人,其言呐呐。巧于附势,炙手可热。
何如节士,刚肠若铁。巧于营生,百计渔夺。
何如儒家,冷淡生活。拙反为巧,巧乃大拙。
蓦然猛省,比论未彻。本无巧拙,奚较优劣。
大道融融,旷兮太空。恶不待攻,善与人同。
客访拙翁,携酒相从。客去西东,翁数飞鸿。
春日烘烘,适兴携筇。兴尽呼童,燕坐堂中。
一门雍雍,兰玉玲珑。客贺拙翁,笑倚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