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对月》
《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对月》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银云栉栉玉堂明,奁镜初开六合惊。

天卷纤毫光不隔,风收万籁夜无声。

蓬莱想像皆云气,宫殿虚无尽水精。

一夕梦飞双剑外,已疑身到雪山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hítángduìyuè
sòng / fàn

yínyúnzhìzhìtángmíngliánjìngchūkāiliùjīng

tiānjuànzhīháoguāngfēngshōuwànlàishēng

péngláixiǎngxiàngjiēyúngōng殿diànjìnshuǐjīng

mèngfēishuāngjiànwàishēndàoxuěshānqīng

注释
银云:形容明亮的月光或云彩。
玉堂:指华丽的殿堂。
奁镜: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
六合:天地四方,这里泛指宇宙。
纤毫:极细小的事物。
万籁:各种声音。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水精:水晶,比喻清澈透明。
雪山清:形容雪山的纯净和清冷。
翻译
明亮的玉堂映照着银色的云朵,打开妆奁的瞬间,震惊了天地六合。
天空仿佛被卷起,连微小的光芒都无法遮挡,夜晚静寂无声,只有风收敛了一切声音。
想象中的蓬莱仙岛,只存在于云雾缭绕中,宫殿虚无缥缈,仿佛由水精构建。
一夜之间,梦中我飞到了双剑之外,已怀疑自己身处雪山那般清澈的世界。
鉴赏

这首宋朝范祖禹的《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对月》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明亮的玉堂中观赏月亮的景象。首句“银云栉栉玉堂明”以银色的云朵和明亮的玉堂相映,营造出清冷而高洁的氛围。次句“奁镜初开六合惊”则比喻月亮如打开的妆奁,其光辉照亮了整个天地,令人惊叹。

“天卷纤毫光不隔”进一步赞美月光的清澈,即使细微的光芒也能穿透云层,毫无遮挡。接着,“风收万籁夜无声”通过宁静的夜晚和无声的风,衬托出月光的静谧与神秘。诗人想象中的仙境“蓬莱”仿佛就在云气中若隐若现,宫殿则如水精般晶莹剔透。

最后两句“一夕梦飞双剑外,已疑身到雪山清”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沉醉,仿佛在梦境中飞越双剑,感受到雪山般的清冷与纯净。整首诗以月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超凡心境。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红桥庄歌

秋风荡漾扁舟早,双桨到门搅怀抱。

薄雾笼烟水气蒸,鸡鸣桑树催晨兴。

怀中洁白鹅湖绫,眼枯难拭泪痕凝。

良人远游意飞腾,不知前路多寒冰。

虽然弧矢分所应,临深履薄生战兢。

上有高堂下乳稚,养亲教子将何凭。

出门儿女愁葛藤,欲语不语长抚膺。

矫情挥袂急解缆,蒹葭摇落凫雁升。

野老涤场将打稻,渔翁拨剌亦开罾。

惟有征夫舍耕钓,红桥庄上画栏凭。

(0)

怀季天中给谏·其一

迁客音书隔岁回,穷交万里塞垣来。

短裘射虎阴山暮,霜管题诗独石开。

辽海沙寒沈剑佩,淮南木落隐楼台。

关门生入应青鬓,不待班昭疏屡裁。

(0)

登西岳庙万寿阁

崔嵬杰阁玉为寮,白帝离宫倚绛霄。

槛外河山三辅小,崖前觞豆百灵朝。

明星环佩云来湿,仙掌芙蓉雨欲摇。

会御长风凌绝巘,青鸾背上夜吹箫。

(0)

铜雀台

三台缥缈郁相望,俯眺中原接太行。

凤觜香残歌舞散,鱼鳞瓦冷馆池荒。

漆镫讵有千年焰,穗帐空施入尺床。

何似金人汾水上,茂陵风雨泣刘郎。

(0)

仙人

瑶台十二玉阑干,夜半天阶下紫鸾。

说是仙人君不信,空留秋色满山寒。

(0)

示离指和尚

钟动黄昏山寺秋,白云红树隐沙洲。

老僧闲坐心无事,独对门前江水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