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删诗去,流年近二千。
何人悟芣苢,此老独遗筌。
活鲤收入袖,化龙骑上仙。
傍看休发问,无语堪相传。
假令托忠恕,投块答僧禅。
依前提出后,未谁知的然。
给还上手契,各认落江田。
夫子删诗去,流年近二千。
何人悟芣苢,此老独遗筌。
活鲤收入袖,化龙骑上仙。
傍看休发问,无语堪相传。
假令托忠恕,投块答僧禅。
依前提出后,未谁知的然。
给还上手契,各认落江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题为《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者且述下悰云(其二)》。诗中,诗人赞扬了艾轩老先生删诗的智慧,指出他的诗歌删选历经岁月,近乎两千载,而他对《芣苢》的理解独特,犹如捕鱼之筌,寓意深远。老先生的学问深厚,如同活鲤化龙,超凡入圣。诗人提醒旁观者不必多问,因为有些东西只能心领神会,通过默示传承。诗中还提到,若以忠恕之道行事,或以禅宗问答回应,其深意可能不被轻易理解。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将艾轩老先生的智慧视为上天赐予的秘契,希望后人能珍惜并传承。
整首诗表达了对艾轩老先生学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智慧和精神的传承之期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学交融的特色。
长安仲春七日风,苍茫顿撼天地同。
应门缥阙岌欲动,况我穷巷连蒿蓬。
暮寒卷雪连芳草,平门万屋青城缟。
无言桃李终默默,得势泥涂常浩浩。
夕晖入屋人气活,劳苦羲和间何阔。
斗杓东指令未行,要使烛龙聊泼剌。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
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
爱溪上琼楼,凭雕栏、久□飞云远。
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
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
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
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