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廊径仄,哀湍响激。松杉外、层层夜色。
悲歌南八,箭著浮图甓。铁像贺兰苔涩。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依稀见、云旗下食。
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又认戍楼闻笛。
坏廊径仄,哀湍响激。松杉外、层层夜色。
悲歌南八,箭著浮图甓。铁像贺兰苔涩。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依稀见、云旗下食。
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又认戍楼闻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坏廊径仄,哀湍响激”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松杉外、层层夜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悲歌南八,箭著浮图甓。铁像贺兰苔涩”几句,以“南八”这一历史人物的悲歌,以及铁像上长满苔藓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这里的“箭著浮图甓”可能是指箭矢射在寺庙的砖石上,象征着战争的痕迹和历史的沉重。
“斟得一杯,黛沈几瓯茗汁”则转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一杯茶水,几片茶叶,看似平凡,却蕴含着生活的温暖与宁静。这里的“黛沈”可能是指茶水的颜色深沉,也可能是对茶香的形容,给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感受。
“依稀见、云旗下食。恰逢泓底,龙啸潭风急”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的进食场景,以及潭底传来的龙啸声,既神秘又充满想象。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最后,“又认戍楼闻笛”一句,将思绪拉回现实,戍楼上的笛声,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赤帝西走入咸阳,威加海内诸侯王。
丐丐数岁苦未定,萧何制作开天阊。
前殿武库连云起,东阙北阙遥相望。
胡桃油湿鸳鸯瓦,郁金香薰玳瑁梁。
瓦文曰汉并天下,不存戒慎徒矜张。
帝赫斯怒嗔过度,大臣奏对词牵彊。
天子重威示壮丽,土阶在昔闻陶唐。
亡令后世复加此,子孙藉口称高皇。
遂使济南公玉带,编蒲割黍图明堂。
君不见秦并六国营阿房,二世亲降枳道旁。
可怜丞相收图籍,但效昆吾作未央。
南出福字堂,东赴丰乐堤。
马首立突兀,阴到龟峰西。
初若入地窟,将次盘天梯。
仰高眼酸黑,忍冻南雾迷。
蜗螺渐逼窄,顶踵相攀跻。
浩然诸天宽,始见千峰低。
牂牁五千里,蠕蠕悬白霓。
苍梧一点烟,昆仑但丸泥。
西风中原外,秋色来萋萋。
寒峡束百粤,其下巢蛟鲵。
何年倚天剑,一划分沟蹊。
遂令万古流,忿怒争排挤。
大地莽牢落,半空留笑啼。
迢遥后人心,境在感亦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