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家何在,孤舟客可怜。
梦魂惊子夜,须发感丁年。
锥卓应无地,萍浮只信天。
所嗟亲已老,生计尚茫然。
回首家何在,孤舟客可怜。
梦魂惊子夜,须发感丁年。
锥卓应无地,萍浮只信天。
所嗟亲已老,生计尚茫然。
这首清代诗人周系英的《感怀》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乘舟漂泊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回首家何在”以问句形式,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家的归属感缺失让人心生凄凉。次句“孤舟客可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孤舟独行,令人同情。
“梦魂惊子夜”写出了夜晚梦中惊醒的不安,可能源于思乡之情和生活的艰辛。“须发感丁年”则暗示诗人已步入中年,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去。
“锥卓应无地,萍浮只信天”运用比喻,形容自己如同锥子难以立足,只能随波逐流,寄希望于天意安排。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所嗟亲已老,生计尚茫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中老亲的挂念以及自身生计未定的忧虑,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共鸣力。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
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
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
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
碧海屠鲸,青天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
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梅华,可容同调比。
最消魂、绮丛兰芷,东风都化红豆。
暮江萧瑟弹来惯,终古楚天长瘦。
三峡口,更禁得、深篁正日啼猿狖。清吟曼奏。
拟唤起湘灵,大招骚屈,同听玉龙吼。
长安邸,汗漫相逢杯酒。泪痕仍满衫袖。
蘋花老尽春波绿,荡得远峰眉皱。君怨否。
君不见、天涯芳草今依旧。玉骢去又。
休更谱商音,吹成恨雨,湿遍蓟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