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洪泽湖遭遇大风后决定返回住宿的情景。他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己决策的反思。
首句“昨夜宿洪泽,再来遂如归”写出了诗人昨晚在洪泽湖边过夜,今日再访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然而,“却行虽云拙,乘险谅亦非”表明他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并非明智,因为即使行动笨拙,冒险前行也是不妥的。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暗示了淮阴虽近,却被汹涌的波涛所阻,形象地描绘了大风带来的惊涛骇浪。接下来,“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进一步渲染了风势之大,连蛟龙蜃怪都受到影响,显示出环境的恶劣。
诗人感慨自己“眇然恃一叶”,即仅凭一叶扁舟面对这滔天巨浪,形势严峻,无法违抗。“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表达了他对自身勇气和谨慎的反思,意识到过于急躁可能导致危险。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引用成语,意指急于求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暗示了他对于快速行动可能带来不幸的担忧。接着,“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表达了对改变航向和求助神明的无奈,只能自我保护,静待风平浪静。
最后两句“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描绘了诗人决定安心入睡,紧闭门窗,尽管夜晚风声依旧刺耳,但仍强忍着起身查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冷静思考和自我调适,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何山不自西南来,昆崙地脊支派开。
参军文赋具卓识,图经地纪拘墟皆。
茱萸湾口进轻舫,平山堂上聊徘徊。
遥想当时贤太守,二三良友相追陪。
还淳返朴岂无意,要当因民为化裁。
广陵繁华今倍昔,蜀冈地少多楼台。
欧阳廉近吾廉远,近者艰致况远哉。
居今志古讵易事,蜀冈之什因兴怀。
驱车过瀛州,纵目瞻原田。
原田有积水,冰凝雪铺连。
秋麦既误种,春种亦觉艰。
去岁涝非常,调幕吾恧旃。
赈救或少靳,灾黎何赖焉。
村行历观民,色实鲜饥寒。
都称赖麦稔,早收穫潦前。
此语疑信半,况在跸路边。
其不经见者,宁无向隅人。
我惟加实惠,尔其勉勤宣。
官阶大小殊,民父母同然。
各尽保赤心,苍黎庶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