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来乾鹊鸣檐楹,报我庭阶玉树生。
告白祖宗知积善,喧传奴婢总欢声。
远增阿大中郎喜,足想殊常散骑情。
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籯。
早来乾鹊鸣檐楹,报我庭阶玉树生。
告白祖宗知积善,喧传奴婢总欢声。
远增阿大中郎喜,足想殊常散骑情。
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庆的家庭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和谐、后代兴旺的美好祝愿。开篇“早来乾鹊鸣檐楹”与“报我庭阶玉树生”两句,通过早晨鸟鸣声和庭院中生长的玉树(象征吉祥)传达了喜悦之情,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
接着,“告白祖宗知积善,喧传奴婢总欢声”表明这一家庭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喜事,是因为家中的善行积累,而这份喜悦不仅是家族成员间的共享,也扩散到了下人和仆役之间,他们也一同分享着这份欢乐。
“远增阿大中郎喜,足想殊常散骑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喜悦之情,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还能远播至亲朋好友之间,甚至是身处远方的亲人也能够感受到这份喜悦,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高兴。
最后,“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籯”则展示了作者对于教育后代的重视,以及家族对文化传承的认同。诗人希望新生儿能够继承家学,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而非仅追求物质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期望和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世间何物声最清,秋高嘒嘒寒蝉鸣。
常州别驾日无事,公馀徙倚轩前听。
物声妙与人心合,声入心通无限乐。
鼓吹何须两部蛙,凄清绝似三更鹤。
初闻一声如拨弦,含商转羽如有言。
一声未已一声续,千声万声断复连。
夕阳欲下雨初霁,树影不摇风细细。
奏出千腔雅乐声,带得九秋玄露气。
有如伯牙鼓瑶琴,钟期听音知其心。
又如南郭闻天籁,至理在心不在音。
天机气到自然应,隐几坐忘真听莹。
承蜩手与此耳同,用志不分神乃定。
忽然飞去君不知,目中彷佛常垂緌。
声残响绝寂无有,但见委蜕黏高枝。
田中八月红稻熟,田头黄雀飞且啄。
去年出走不得收,今年父子田舍宿。
夫妇小妇长裁衫,夜起剪乘饲五蚕。
不言画眉无宝镜,不恨梳头无宝簪。
稻登场,蚕在箔,新谷可舂丝可络。
赛神城南听神语,但祈无兵岁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