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浦狭村烟度诗》
《浦狭村烟度诗》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

村长合夜影,水狭度浮烟。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

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光影变幻、生物活动以及人类生活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夜景图。

首句“茅兰夹两岸”,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特色——两岸被茂密的茅草和兰花所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野燎烛中川”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灯火比作燃烧在河中的蜡烛,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河面上点点灯火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村长合夜影”描绘了村庄在夜色中的轮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美。“水狭度浮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水面上轻柔的雾气,仿佛是水面漂浮的烟雾,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和诗意。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两句,分别描绘了夜晚的鸟儿在暗淡的光线中飞翔,以及渔船上闪烁的灯火,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山人不需炊煮桂树,而是幸运地与山林中的植物共同燃烧取暖,既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乡村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舟次严子陵濑·其二

故人康世自英雄,富贵明知转首空。

不似羊裘归去好,素痴犹解笑三公。

(0)

奉使京西呈诸公

金科备使提三千,石马泥牛鞭不前。

丝麻民足吾何言,竹舆山行秋雨眠。

匏黄芋紫汉江上,土人当有庞葛贤。

革车战舰今不然,木杪凤栖龙戏泉。

(0)

句·其三

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

(0)

刘咸临秀才挽词·其三

平生本家学,耻作干时语。

著书以愚名,绰欲慕前古。

纷纷诋迂阔,默默君自许。

弱龄咏风骚,其词哀以苦。

先生叹奇作,寿达终难与。

果为冥冥游,一往不可睹。

(0)

澹山岩

一景曲弯弯,初遗号澹山。

崖边烟草乱,石上雨苔班。

客往长时望,僧居永日闲。

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

(0)

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其一

龙眠三李晦声尘,长望淮壖与海滨。

自古市朝成底事,即今猿鹤伴他人。

细思南陌东阡月,大胜千门万户春。

可惜欲归归未得,不知家酿为谁醇。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