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呈万庵十章(其四)火候》。诗中的内容充满了道家修炼长生不老之意。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
此句描绘了一位道家修炼者在进行炼丹之术,他手持长剑,剑光映日,气势非凡。这“真人”通常指的是得道的仙人,他们不受世俗位阶所束缚,以炼制大丹为目的。
"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
这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修炼过程中的严酷环境和材料的珍贵。玉炉中烈火煆烧着“天尊胆”,而金鼎内则是煎熬着“佛祖肝”。这里的“天尊”和“佛祖”可能并非真正指宗教领袖,而是比喻修炼过程中的重要材料或精神寄托。
"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
这两句则强调了火候的掌控之精妙。在修炼过程中,需要在百次寒热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六爻”可能是指《易经》中的六爻卦象,这里的“文武”或许暗示着对修炼过程中阴阳调和的理解。
"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修炼器具的追问,以及现实与过去理想之间的差距。“赤肉团”可能是对现代物质世界的一种讽刺或比喻,暗示着在追求精神境界时,不应迷失于物欲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家修炼场景和火候掌控的严谨性,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修为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