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探石室扣玲珑,琢削何年鬼斧工。
似索遗珠来赤水,将因问道出崆峒。
飞流直下龙门峻,古洞虚悬象纬崇。
自是依归情倍切,不知身世御泠风。
思探石室扣玲珑,琢削何年鬼斧工。
似索遗珠来赤水,将因问道出崆峒。
飞流直下龙门峻,古洞虚悬象纬崇。
自是依归情倍切,不知身世御泠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星岩时对李公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联“思探石室扣玲珑,琢削何年鬼斧工”以“石室”和“玲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精巧的氛围,仿佛在赞叹李公所创造的奇迹,其技艺之高超,犹如鬼神之斧所为。颔联“似索遗珠来赤水,将因问道出崆峒”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寻找失落的珍珠,二是前往崆峒山求道,表达了诗人对李公智慧与德行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飞流直下龙门峻,古洞虚悬象纬崇”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李公形象的崇高与伟大,如同瀑布直泻而下的壮丽景象,以及古老洞穴中悬挂的星辰般庄严。尾联“自是依归情倍切,不知身世御泠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李公精神的追随者,即使面对世间纷扰,也能如御泠风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李公的深刻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娇绿迷云,倦红颦晓,嫩晴芳树。
渐午阴、帘影移香,燕语梦回,千点碧桃吹雨。
冷落锦宫人归后,记前度兰桡停翠浦。
凭阑久,凝想凤翘,慵听金缕。
留春问谁最苦。
奈花自无言莺自语。
对画楼残照,东风吹远,天涯何许。
怕折露条愁轻别,更烟暝长亭啼杜宇。
垂杨晚,但罗袖、暗沾飞絮。
单煞
朱钿宝玦。
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碧淡春姿,柳眠醒、似怯朝来酥雨。
芳程乍数。
唤起探花情绪。
东风尚浅,甚先有、翠娇红妩。
应自把、罗绮围春,占得画屏春聚。
留连绣丛深处。
爱歌云袅袅,低随香缕。
琼窗夜暖,试与细评新谱。
妆梅媚晚,料无那、弄颦佯妒。
还怕里、帘外笼莺,笑人醉语。
暖消蕙雪,渐水纹漾锦,云淡波溶。
岸香弄蕊,新枝轻袅条风。
次第燕归将近,爱柳眉、桃靥烟浓。
鸳径小,芳屏聚蝶,翠渚飘鸿。
六桥旧情如梦,记扇底宫眉,花下游骢。
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怕里早莺啼醒,问杏钿、谁点愁红。
心事悄,春娇又入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