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其二》
《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白首萱堂上,儿孙卓有成。

膝前分栗果,枕上听书声。

凤诰将金阙,鸾骖遽玉京。

舍西萝月夜,呜咽陇泉鸣。

(0)
注释
白首:形容人头发花白,指年老。
萱堂:古称母亲为萱,萱堂代指母亲。
卓有成:显著的成就。
膝前:指在长辈面前,表示尊敬。
栗果:栗子,古代常作为礼物或食物。
书声:读书的声音,象征学问和教育。
凤诰:皇帝的封诰,象征尊贵的地位。
金阙:金色的宫殿,指朝廷或皇宫。
鸾骖:鸾鸟拉的车,古代用来形容天子出行的仪仗。
遽:突然,急速。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这里指仙境。
舍西:房屋西边,可能指家中的某个特定地点。
萝月:月光照在藤蔓上的景象,象征宁静。
呜咽:形容声音悲切。
陇泉:源自山陇的泉水,可能寓指思乡之情。
翻译
在满头白发的母亲身边,子孙们都已有所成就。
孙子们跪在她膝前分享栗子和水果,母亲躺在床上聆听读书的声音。
她即将接受皇帝的封诰,前往金色的宫殿,
在舍西的夜晚,月光下萝藤摇曳,耳边传来远方陇泉的悲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为怀念已故夫人陈氏所作的挽章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夫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家庭教养成就的赞美。

首句“白首萱堂上”,以“萱堂”象征夫人的居所,意指夫人年事已高,但依然在家中操持,为家庭带来温馨。次句“儿孙卓有成”,赞扬了夫人生育的儿孙们都有出息,显示出她的教育之功。

第三句“膝前分栗果”,描绘了夫人生前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温馨而和谐。第四句“枕上听书声”,则暗示夫人曾陪伴孩子们读书学习,体现了她对后代的悉心教诲。

第五、六句“凤诰将金阙,鸾骖遽玉京”,运用了神话般的意象,表达夫人去世后仿佛仙逝升天,暗示了对她高尚品性的赞美和对逝世的哀悼。

最后一句“舍西萝月夜,呜咽陇泉鸣”,通过自然景象,将哀思融入到宁静的夜晚和远方的陇泉呜咽声中,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挽歌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夫人的贤良淑德,又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桃花

园翁能好客,折赠小春桃。

却为开花少,翻成占格高。

来年红烂漫,绕涧碧周遭。

莫忘阊门外,曾将进浊醪。

(0)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

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

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0)

晚兴

江汉旧名侯,飘萧发未秋。

时荣那似此,天地入诗游。

(0)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

猫头名字出长沙,别号犀株岂过誇。

好对竹尊招二子,藕如船大枣如瓜。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三满霜亭

疑驾洞庭帆,累累看绕山。

花时芳气洁,伯仲素馨间。

(0)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其二

丝簧同上木兰船,细草熏熏柳色天。

要是有诗方称此,不然枉作地行仙。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