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同看竹过林庐,素抱欣从此日舒。
浅碧云虚泉落后,孤红霞澹涧芳馀。
放禅时至钟鸣室,施食人回鸟下除。
胜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兴到应疏。
偶同看竹过林庐,素抱欣从此日舒。
浅碧云虚泉落后,孤红霞澹涧芳馀。
放禅时至钟鸣室,施食人回鸟下除。
胜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兴到应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广孝在傍晚时分与行记一同探访师子林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联“偶同看竹过林庐,素抱欣从此日舒”中,“偶同”二字透露出意外相遇的惊喜,“素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此次探访仿佛是心灵的释放与舒展。颔联“浅碧云虚泉落后,孤红霞澹涧芳馀”运用色彩对比和动态描写,将云水、泉水、红霞与山涧的花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颈联“放禅时至钟鸣室,施食人回鸟下除”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与和谐,钟声与鸟鸣,既是自然界的音符,也是心灵深处的呼唤与回应。尾联“胜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兴到应疏”表达了对美好之地的向往与珍惜,即使距离遥远,也愿意为了这份美好而不辞辛劳。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丘郎一官一再左,手版三投三不可。
进退艰如踯躅羊,功名涩似威蕤琐。
忆昔与子初结欢,觞咏浣韨章江干。
别来忽下阆中命,五马重歌蜀道难。
阆中君家旧治域,父子分符如画一。
耆旧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迹。
纵有诗名天地间,那能相见一开颜。
我擅秦声君楚舞,醉望城头千仞山。
君当强仕不得意,我尚沉冥未知止。
与君各自斗身强,四十头颅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