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秋阴泻。悄飞来、雏莺二八,瘦眉如画。
淡淡藕花裳窣地,风过香云微化。
看腕底、幺弦拨乍。
袅出愁红丝一缕,座中人、谁中知音者。
魂黯黯,欲消也。黄金慢抵相思价。
况冬郎、年来憔悴,恨多欢寡。
凤子蛾儿江上别,珠络回廊闲挂。
剩春后、樱桃未嫁。
月碧如烟菱叶软,露华凉、和泪襟边洒。
好伫我,段桥下。
帘卷秋阴泻。悄飞来、雏莺二八,瘦眉如画。
淡淡藕花裳窣地,风过香云微化。
看腕底、幺弦拨乍。
袅出愁红丝一缕,座中人、谁中知音者。
魂黯黯,欲消也。黄金慢抵相思价。
况冬郎、年来憔悴,恨多欢寡。
凤子蛾儿江上别,珠络回廊闲挂。
剩春后、樱桃未嫁。
月碧如烟菱叶软,露华凉、和泪襟边洒。
好伫我,段桥下。
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湖上赠别的凄美画面。开篇“帘卷秋阴泻”,以帘卷之景引入秋日的阴沉氛围,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接着“悄飞来、雏莺二八,瘦眉如画”,以雏莺的轻盈与少女的清瘦眉眼,象征着青春的脆弱与易逝,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淡淡藕花裳窣地,风过香云微化”一句,通过藕花的淡雅与微风吹过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接下来“看腕底、幺弦拨乍,袅出愁红丝一缕”,以女子弹奏琵琶的动作,引出一丝丝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与情感的细腻。
“座中人、谁中知音者”一句,点明了知音难觅的主题,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孤独感。随后“魂黯黯,欲消也”,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与迷茫。
“黄金慢抵相思价”一句,将相思之情比作无价之宝,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难以衡量。紧接着“况冬郎、年来憔悴,恨多欢寡”,通过对比冬郎(可能指某位男性友人)的憔悴与少有的欢乐,进一步凸显了离别的苦涩与人生的无常。
“凤子蛾儿江上别,珠络回廊闲挂”描绘了在江边分别的情景,以及别后留下的珠络装饰,既表现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藏。最后“剩春后、樱桃未嫁,月碧如烟菱叶软,露华凉、和泪襟边洒”,通过春后樱桃未嫁的景象,以及月色、菱叶、露水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词以湖上赠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地僻尘埃少,闲门掩绿苔。
长因五字至,暂得两眉开。
信步寻三径,祛寒饮一杯。
何曾问家计,散诞自堪咍。
海神游戏千林昏,近山枫栎丹黄分。
船头着处翠阴重,屐齿一过留苔痕。
邻翁酌我苦短昼,下夜为尊起为寿。
公荣可饮次公狂,不假朱丝转长袖。
灯前白发怀抱开,与子臭味今陈雷。
隙居勿起故时念,一笑沙际邀春回。
密云不障霜月明,枯树欲没江潮平。
归来卧听墙壁语,万壑松风泻檐声。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凿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暮。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吾宗丘壑资,耿耿抱幽独。
结构祗洹家,萦回转岩腹。
前川布黄金,合嶂来苍玉。
步出觉华天,乘凌眩生目。
云间起层林,林际悬高屋。
断砌滴疏泉,微踪隐深麓。
堂空贝叶昏,苔封半阶绿。
朱幡久不来,哀猿响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