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辞十二首·其五》
《柳枝辞十二首·其五》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

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0)
翻译
年长的人每当春天来临总是满怀遗憾,尤其是在绿杨树荫下更让人感到忧愁。
昔日的游玩伙伴已经久别,没有机会再相见,新生的嫩叶像眉毛般细长,四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新景象。
注释
老大:指年纪较大的人。
逢春:遇到春天。
恨春:对春天感到遗憾或惋惜。
绿杨:绿色的柳树。
阴里:树荫下。
旧游:过去的交往或游玩。
无因见:没有机会见面。
嫩叶如眉:形容新生叶子形状细长,像眉毛一样。
处处新:到处都是新生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柳枝辞十二首(其五)》。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和个人经历中的离别之苦。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

这两句表明诗人每当遇到春天,就会不禁地感到一种深深的悲恨。在绿色的杨柳树荫下,这种忧虑尤其强烈。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的心中,却与愁绪紧密相连。

"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这里,诗人提到了与旧日游伴的别离,并感叹没有机会再次相见。而当下所看到的是嫩绿的柳叶,它们像细眉一样生长在每一个角落,处处显露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逝去时光和无常人生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个人情感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人以特有的感性和深刻的笔触,将个人的悲欢与自然界相融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挽黄节联

去矣竟输君,无泪可挥,惭负巨卿死友;

伤哉岂独我,有情应恸,依然阮籍穷途。

(0)

挽韩宝臣联

廉吏不可为,剧怜终老一州,翠羽颁云仍未睹;

故人欣有后,料得传书双雁,麻衣如雪正初归。

(0)

挽曾纪泽联

家学本渊源,两世称柱石重臣,惟是父斯有是子;

勋名在天壤,四海仰鼎钟伟绩,生为英没而为灵。

(0)

挽张之洞联

廿八载身都将相,行乎中国,达乎四夷,平生东阁宏开,主旧学,宾新学;

卌一年亲炙门墙,教以文章,授以政要,今日西州痛哭,人一天,我二天。

(0)

四书对

以小易大;辞尊居卑。

(0)

衡州长沙会馆戏台联

潇湘门外柳枝多,听玉笛飞声,乡思暗牵橘浦;

烟雨池边鸿影度,忽苍龙入破,江风吹下潭州。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