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自然画卷。"小桥横,幽径曲",展现出环境的宁静与曲折之美。"千亩渭滨竹"则强调了竹林的广阔和生机盎然,"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以拟人手法形容竹叶的翠绿,犹如女子的衣衫,生动形象。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进一步描绘了竹林深处隐藏着的花丛和隐约可见的茅屋,增加了神秘感。"快心目"表达出诗人在此处心情愉悦,"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写出了内心的净化和心境的恬淡。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透露出山间禅意,泉水甘甜,僧人的茶香四溢,引人向往。最后三句"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机会再来此地,享受山野的清新与美味的新鲜竹笋。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闲适心境的词作,体现了作者对清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