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种青竹,枝叶何珊珊。
春来雨滴文,亦如湘泪斑,能无瘁玉颜。
溪边种青竹,枝叶何珊珊。
春来雨滴文,亦如湘泪斑,能无瘁玉颜。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青竹的生动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人以“溪边种青竹”开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仿佛读者眼前便是一片清新的竹林,竹子在溪水的映衬下更加生机勃勃。
“枝叶何珊珊”,“珊珊”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竹叶轻摇的姿态,如同珠玉般轻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接着,“春来雨滴文,亦如湘泪斑”,将春雨比作湘妃的泪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滴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美丽。
“能无瘁玉颜”,则表达了对这种美丽景象的感慨,似乎在说,面对如此动人的景色,人们的心灵和情感都会受到触动,甚至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或感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浅碧笼裳。印麝尘步屧,尚识秋娘。
共惊劫后,岁华渐老,游踪到处,偏近斜阳。
绣围锦绕湖山畔,似窥镜、重理新妆。胜故乡。
败垣废圃,难藉壶觞。芙蓉谩说宜霜。
恨化工未与,蝶粉蜂黄。
斗将春艳,万花避色,移归燕席,一水都香。
暮笳呜咽西风紧,送回棹、镫影飘凉。系寸肠。
更追旧日清狂。
和风春半展春时。官栅柳垂丝。
千秋吴会风流盛,想楼殿、高与云齐。
烽火屡经,苏台鹿走,斜月照荒陂。
无端幽恨聚双眉。地僻到人稀。
黄庭倦写青鸾瘦,露华渐小径苔滋。
佳约又乖,柔肠易断,空撚碧桃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