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投北阙言无用,吏隐南昌寄此间。
身陟九霄归紫府,名垂千古寄青山。
夜坛星斗谁瞻仰,晓殿云烟自往还。
几叠高峰人罕到,分明真境异尘寰。
书投北阙言无用,吏隐南昌寄此间。
身陟九霄归紫府,名垂千古寄青山。
夜坛星斗谁瞻仰,晓殿云烟自往还。
几叠高峰人罕到,分明真境异尘寰。
这首宋朝朱粹所作的《题梅仙馆》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昌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以及对仙界与自然界的向往。全诗以“书投北阙言无用”开篇,暗喻了世间的功名利禄对于隐士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他更倾向于在南昌这片土地上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吏隐南昌寄此间”,点明了隐士选择在南昌隐居的原因,这里或许是他心灵得以栖息之所。接下来的“身陟九霄归紫府,名垂千古寄青山”,表达了他对超越世俗、接近仙境的渴望,以及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与山川同存,永垂不朽。
“夜坛星斗谁瞻仰,晓殿云烟自往还”,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夜晚与星辰为伴,清晨则在云雾缭绕中独自漫步的情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叠高峰人罕到,分明真境异尘寰”,强调了隐居之地的幽静与神秘,与外界的尘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真境的独特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对自由、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追求精神独立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君名讵要书黄纸,儿曹安能相汝尔。
平生胸中著丘壑,何曾辄作数日恶。
看渠老死争名场,肩摩毂击非侬乡。
从来俗子贫著帽,露顶心知寡同好。
可不与饭惟有卿,白眼未分遭题评。
苏郎六印蚕作茧,剧饮浊醪适吾原。
此事未容人遽知,百丑千拙人笑之。
胜处岂徒论得髓,觌面端如传器水。
典刑真有阿度风,世上眼目无王龚。
沧波老树吾亦爱,闻说津头有船卖。
斯人要是江左人,迳入坐床宁肯嗔。
星星种种旋非故,禅板蒲团只如许。
十日天寒守圭窦,今朝对客何佳哉。
春催江上红梅发,雪唤淮南青子来。
从儿作相论句法,乞我浇馋持酒杯。
半世儒冠今种种,端须拽取鼻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