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真无补,馀生合弃捐。
功名抛敝帚,岁月在残编。
呆戆安时议,颠危赋性偏。
谁能徇世务,俯仰白头年。
于世真无补,馀生合弃捐。
功名抛敝帚,岁月在残编。
呆戆安时议,颠危赋性偏。
谁能徇世务,俯仰白头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世事的厌倦。首联“于世真无补,馀生合弃捐”直接点明了诗人认为自己对社会并无实质贡献,余生应放弃世俗追求。颔联“功名抛敝帚,岁月在残编”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名的不屑,将功名比作废弃的扫帚,而将时间比作残破的书籍,形象地表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颈联“呆戆安时议,颠危赋性偏”则体现了诗人性格中的固执与偏激,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尾联“谁能徇世务,俯仰白头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认为很少有人能真正遵循世事,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老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深深感慨。
一静心境融,飞跃昭上下。
大道元不磨,人情自荣谢。
两翁投遐荒,浩然独余暇。
悲此当道狐,羞彼立伏马。
命义俯仰间,谁复论冬夏。
一笑清江滨,瓦杯胜琼斚。
丙子复丙辰,居然百载下。
青山招我来,寒燠任更谢。
寤寤古人心,处变亦如暇。
纷纷艳孔张,翕翕啧贾马。
世道长江流,何人屹中夏。
漆室空兴嗟,且酌宜城斚。
近南逢剧暑,多病客难禁。
与物甘同静,何人肯见寻。
望云生远梦,看月得禅心。
咫尺西关路,输君杖履临。
输君杖履临,草径静深深。
野鸟随晴步,邻钟答晚吟。
飞沈皆有趣,穷达付无心。
对月悭於酒,寒泉聊一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