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瓶翠柳常随手,又向青莲叶上行。
五浊世中无垢染,不须慈眼视众生。
宝瓶翠柳常随手,又向青莲叶上行。
五浊世中无垢染,不须慈眼视众生。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观音大士赞》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和其在尘世中的超然地位。"宝瓶翠柳常随手"一句,以宝瓶和翠柳为象征,暗示观音菩萨的法力无边,随心所欲地普渡众生。"又向青莲叶上行"进一步描绘观音菩萨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洁净无垢,暗示其在五浊世中保持清净无染的品质。
"五浊世中无垢染"直接表达了观音菩萨在世间纷扰中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不受世俗污染。最后一句"不须慈眼视众生"则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胸怀,她无需刻意去怜悯众生,因为她的心怀宽广,自然而然地对所有生命充满慈悲。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观音菩萨的纯洁、智慧和慈悲,展现了佛教中观音形象的崇高与伟大。
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
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
迤逦度前岭,谷邃径逾窄。
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
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
小憩籁俱静,前行境尤寂。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
法雨清泉飞,松巅高阁辟。
试登古刹顶,已据群峰脊。
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
凭阑一以眺,苍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
扶藜独下山,又作尘中客。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
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
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
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
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
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
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
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
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
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
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
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
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
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
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
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
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
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
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天下第一江山歌》【清·清瑞】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nRy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