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跻云峰,向晚下秋巘。
却望碧城中,楼台翠烟满。
前旌拥归骑,缓辔徐驭隐。
旷望写予心,平波海天远。
顾予畴昔志,本以锄犁挽。
敢望麋鹿资,遘此云龙旦。
金门容窃步,玉殿叨灵眷。
复此千骑来,日逐纷华战。
平生知退意,长畏岁月晚。
行当引初服,还把芰荷剪。
永日跻云峰,向晚下秋巘。
却望碧城中,楼台翠烟满。
前旌拥归骑,缓辔徐驭隐。
旷望写予心,平波海天远。
顾予畴昔志,本以锄犁挽。
敢望麋鹿资,遘此云龙旦。
金门容窃步,玉殿叨灵眷。
复此千骑来,日逐纷华战。
平生知退意,长畏岁月晚。
行当引初服,还把芰荷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大禹寺后,乘马返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也透露出其对自然、历史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情感。
"永日跻云峰,向晚下秋巘"写出了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从高峻的云雾缭绕的山峰缓缓而下的景象。这里,“跻”字用得极好,传达了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的不凡志向。
"却望碧城中,楼台翠烟满"则是转瞬之间,诗人眼前又展开了一幅不同的画面。这“碧城”指的是寺庙的建筑群,而“楼台翠烟满”则描绘了其中的楼台在晚霞与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致。
"前旌拥归骑,缓辔徐驭隐"表达了诗人返回时的场景。这里,“旌”指的是旗帜,而“归骑”则是归来的马队。这一句写出了归途中的壮观与从容。
"旷望写予心,平波海天远"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现。“旷望”表达了无尽的向往,而“平波海天远”则是一幅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顾予畴昔志,本以锄犁挽"一句,是对个人理想的一种回顾和坚持。这里,“顾”是回忆之意,而“畴昔志”则是指过去的志向。“本以锄犁挽”则表明诗人从未放弃过耕耘文学艺术这一初心。
"敢望麋鹿资,遘此云龙旦"一句,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这里,“麋鹿资”比喻着文学成就,而“遘此云龙旦”则预示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如云游龙般地自由翱翔于文坛。
"金门容窃步,玉殿叨灵眷"写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深情怀念。这里,“金门”与“玉殿”都是对古代宫禁建筑的美称,而“容窃步”和“叨灵眷”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些地方徘徊留恋之情。
"复此千骑来,日逐纷华战"一句,是一种历史回响与个人壮志的结合。这里,“复此”意味着重返,而“千骑来”则是对过去英雄辈出的追忆。“日逐纷华战”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英勇事迹的向往。
"平生知退意,长畏岁月晚"则是一种超脱世俗、洞察生命真谛的情感流露。这里,“平生”指的是一生中,而“知退意”则是对何时退出人生的明智认识。“长畏岁月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敬畏与珍惜。
"行当引初服,还把芰荷剪"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归于自然、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这里,“行当引初服”意味着应该引领初心,而“还把芰荷剪”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隐者般,割断尘世的羁绊,回到一片清净之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位有志之士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情怀。
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
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
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
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当时实少年,缠二十四五。
风云有进会,人物难浪与。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
白莲远公社,不能致渊明。
雷峰峰下庵,乃复浪此名。
野客当暑来,喜甚荷风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纡萦。
西轩正虚寂,一镜湖光平。
小饮试谈噱,高吟发幽清。
两士幕府彦,主人芸阁英。
我虽漫浪者,颇复同胜情。
六合自今古,百年各经营。
悠然一笑粲,急雨催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