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
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
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
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
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
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道观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绿树阴阴石磴遥”,以绿树的浓荫和遥远的石阶,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碧岑丹宇倚青霄”一句,将碧绿的山峰与红色的道观置于蓝天之下,展现了道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廿年不到归何晚”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欣喜交织的情绪。“一月初晴雨复飘”则描绘了初春时节,天气乍晴还雨的景象,增添了几分季节变换的韵味。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两句,通过薜荔、云雾、洞府、竹林、松树等自然元素,以及仙韶(仙乐)的比喻,不仅渲染了道观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之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两句,点明了诗人身处此地的复杂心情。一方面,面对幽美的景色,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另一方面,江水的潺潺声伴随着周围的寂静,又引发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哲学思考。
梧槚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
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
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
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
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
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
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
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破除寂寞赖公等,往往邮筒侵夜灯。
朝来雪篇更雄富,无复珠贝论升朋。
五湖烟艇未许上,灞桥驴子还堪乘。
已闻羔韭毕春祀,伫见柴燎中天升。
平安夜火报不绝,似有车骑来增增。
兰台执简公未老,长杨奏赋吾犹能。
扫妖灭怪止一笔,取青媲白应千层。
眼前却有两物恼,中山狡兔剡溪藤。
《敬亭见和山行有李杜齐能之句虽主押韵而亦非所当也因歌奉答拜写近怀》【明·顾清】梧槚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破除寂寞赖公等,往往邮筒侵夜灯。朝来雪篇更雄富,无复珠贝论升朋。五湖烟艇未许上,灞桥驴子还堪乘。已闻羔韭毕春祀,伫见柴燎中天升。平安夜火报不绝,似有车骑来增增。兰台执简公未老,长杨奏赋吾犹能。扫妖灭怪止一笔,取青媲白应千层。眼前却有两物恼,中山狡兔剡溪藤。
https://shici.929r.com/shici/rwnj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