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床头一卷易,晚风冻尽铜壶滴。
起傍危阑啸一声,月明何处人横笛。
读罢床头一卷易,晚风冻尽铜壶滴。
起傍危阑啸一声,月明何处人横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的静谧图景。"床头一卷易"表明诗人在床头翻阅着《易经》,展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探索。这一行也暗示了夜深人静,除了阅读之外别无它事。
"晚风冻尽铜壶滴"则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寂寞。晚风凛凛,连铜壶都被冻得发出了微弱的声音,这不仅是对环境温度的一种刻画,也象征着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
"起傍危阑啸一声"中的"危阑"常指高峻的楼台或城墙,诗人起身靠近这些结构发出了啸声,这个动作和声音强调了夜晚的空旷与寂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情感宣泄。
最后一句"月明何处人横笛"则是对远方传来的笛声所作的描写。月色皎洁之下,有人在某个地方吹奏着横笛,这不仅增加了夜景的诗意,也让人联想到那可能是一种召唤或是遥远的呼唤,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读书、寒风和铜壶声、啸声以及远方笛声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深夜里的宁静与孤独。
孟春献阳序,愁云变阴节。
迅雷厉宵轰,飘风中野烈。
端居多所怀,良晤阻江澨。
含毫折玄胶,临楮不能缀。
君子笃弘义,倡言慰饥渴。
薄宵悲樊翰,修途勉驰辙。
灵源浚匠心,倾波砥文杰。
明堂久榛翳,登歌谢绵蕝。
如何缔旷期,及予惭薄劣。
南溟纳细流,东山览丘垤。
永佩如兰言,无令后鸣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