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其一》
《冬夜·其一》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锡]韵

读罢床头一卷易,晚风冻尽铜壶滴。

起傍危阑啸一声,月明何处人横笛。

(0)
翻译
读完床头的一本书后
夜晚的冷风吹干了铜壶中的水滴滴落声
注释
读罢:读完。
床头:靠近床边。
一卷易:一本书。
晚风:夜晚的风。
冻尽:完全冻结。
铜壶:古代计时器,类似现代的水钟。
滴:滴水声。
起傍:起身靠着。
危阑:高高的栏杆。
啸一声:发出一声啸叫。
月明:明亮的月光。
何处:哪里。
人横笛:有人在吹笛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的静谧图景。"床头一卷易"表明诗人在床头翻阅着《易经》,展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探索。这一行也暗示了夜深人静,除了阅读之外别无它事。

"晚风冻尽铜壶滴"则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寂寞。晚风凛凛,连铜壶都被冻得发出了微弱的声音,这不仅是对环境温度的一种刻画,也象征着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

"起傍危阑啸一声"中的"危阑"常指高峻的楼台或城墙,诗人起身靠近这些结构发出了啸声,这个动作和声音强调了夜晚的空旷与寂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情感宣泄。

最后一句"月明何处人横笛"则是对远方传来的笛声所作的描写。月色皎洁之下,有人在某个地方吹奏着横笛,这不仅增加了夜景的诗意,也让人联想到那可能是一种召唤或是遥远的呼唤,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读书、寒风和铜壶声、啸声以及远方笛声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深夜里的宁静与孤独。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陈生游吴·其二

乍到金焦泛淼茫,广陵涛气切帆樯。

参差白日□京县,留滞浮云非我乡。

三月烟花迷枉渚,六朝钟鼓冷斜阳。

将军何处闻高咏,枫叶纷纷客路长。

(0)

答陈生

孟春献阳序,愁云变阴节。

迅雷厉宵轰,飘风中野烈。

端居多所怀,良晤阻江澨。

含毫折玄胶,临楮不能缀。

君子笃弘义,倡言慰饥渴。

薄宵悲樊翰,修途勉驰辙。

灵源浚匠心,倾波砥文杰。

明堂久榛翳,登歌谢绵蕝。

如何缔旷期,及予惭薄劣。

南溟纳细流,东山览丘垤。

永佩如兰言,无令后鸣鴂。

(0)

中山怀古·其二

传说花间有异芬,清飙吹我恍相闻。

银床独坐看金液,青鸟遥飞隔白云。

池柳染烟前锦带,山榴然火旧罗裙。

可怜洞口吟仙字,岁岁薰风碧藓文。

(0)

幽居书事三首·其一

碧水池边便会心,清风林下每披襟。

宜家喜究妻孥乐,在野羞裁婢仆吟。

欠饵钓何非得意,无弦琴亦有知音。

从来壮士真颜色,宁系床头一片金。

(0)

银瓶怨

谗言兴,天柱倾。忠血腥,孝魂惊。

官家父兄没虏庭,反信奸臣歼儿父若兄。

恨儿不及汉缇萦,泪光闪闪湿银瓶。

嗟嗟井深泉水清,视弗见阿兄形,呼弗闻阿父声。

嗟嗟儿冤莫雪兮,儿何忍独生。

(0)

雍雍者鸿十六章·其六

人亦有言,藐尔诸孤。惟母其腹之,侯我慈闱。

匪惟腹之,乃训勖之。诗书世德,颂之读之。

先休煌煌,遐不续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