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
初非洁己为高士,但欲颐心如古人。
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
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
初非洁己为高士,但欲颐心如古人。
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
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纷争的诗作。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悟,传达了对高洁生活状态和古人境界的向往。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愿望是能够安然度过七十岁的人生,不再关注世俗的荣辱与财富,这是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心态。
“初非洁己为高士,但欲颐心如古人。” 诗人并非一开始就有洁身自好的志向,只是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像古人那样超然于世事之外。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对古代高士生态的崇尚。
“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 青山给予诗人以宁静与舒适,每当遇见头发斑白的长者,就会感到一份亲切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历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年长者的尊重。
“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在宁静中,诗人的百般思绪都随风而逝,认识到生命中的种种追求都是虚幻不实。这是诗人通过内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即对世间万象的看破和超越。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欲辞官归隐、寻求心灵平静与超脱尘世纷扰之人的自我表达。诗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美好的赞颂。
往岁著朝衫,晨起事如汇。
告归卧孤村,枯淡有馀味。
闭门绝外慕,自谓真富贵。
萧然毕吾生,地下亦增气。
里翁恋儿女,小疾辄忧畏。
惟穷可赊死,我在君亦未。
鼓坎坎,角呜呜,四鼓欲尽五鼓初。
老眼不寐如鳏鱼,抚枕起坐涕泗濡。
平生空读万卷书,白首不识承明庐。
时多通材臣腐儒,妄怀孤忠策则疏。
欲剖丹心奏公车,论罪万死尚有馀。
雷霆愿复宽须臾,许臣指陈舆地图。
亿万遗民望来苏,艺祖有命行天诛。
皇明如日讵敢诬,拜手乞赐丈二殳。
中原烟尘一扫除,龙舟溯汴还东都。
素娥窃药不奔月,化作江梅寄幽绝。
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
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放翁年来百事惰,唯见梅花愁欲破。
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
百榼淋漓玉斝飞,万人辟易银鞍过。
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