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由陪祭从门生,逮贱分尝感盛情。
一一斯文斯道寄,有神尚冀锡聪明。
无由陪祭从门生,逮贱分尝感盛情。
一一斯文斯道寄,有神尚冀锡聪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旭所作的《节庵送钟山书院祭肉赋谢》。诗中表达了对节庵先生赠送祭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先贤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首句“无由陪祭从门生”,诗人以谦逊之态自述,表示自己无缘亲自参与祭祀活动,只能作为旁观者,心中充满遗憾。接着,“逮贱分尝感盛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节庵先生慷慨赠予祭肉的深深感激,这份厚礼不仅满足了物质需求,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一一斯文斯道寄”,诗人在此处赞美了节庵先生所代表的文化与道德,认为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灯塔,指引着后人前行。最后,“有神尚冀锡聪明”一句,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先贤能够保佑自己,赐予智慧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前辈恩师的感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玉衣陈画幄,宝瑟閟玄宫。
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