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意境。开篇“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两句,通过对高远云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尘世的愿望。“迥”字在这里使用得非常精妙,它既可以形容山川的延绵,也能表示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遥远,这里用来形容与世隔绝的距离感。
接着“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心灵的寄托。诗人坐在亭中,感觉到山河就在眼前,而远处则是微小的桑树和柘枝,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享受,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接近自然、超脱尘世的心境。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两句,通过对气氛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这里的“飘洒”和“纷霏”都形容了一种轻盈、柔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已经淡然处之,而在亭中则感受到了更加细腻和深远的情感。
最后,“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两句,则是通过对日光和时间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诗人仿佛已经忘记了归途,沉浸在这份逍遥自在之中不能自拔。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流畅自然的笔触,塑造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艺术形态,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世界的深切追求。
妾生岂愿为胡妇,失信宁当累明主。
已伤画史忍欺君,莫使君王更欺虏。
琵琶却解将心语,一曲才终恨何数。
朦胧胡雾染宫花,泪眼横波时自雨。
专房莫倚黄金赂,多少专房弃如土。
宁从别去得深嚬,一步思君一回顾。
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君不见有言不食古高辛,生女无嫌嫁盘瓠。
了却意中事,卜筑快幽情。
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霭春生。
青嶂碧溪门户,暖翠浮岚衿席,前日展湘屏。
种竹看霜节,栽菊待秋英。九世图,闲居赋,丽人行。
名碑古画,贴遍东阁与西亭。
庭下森兰洁玉,天外骧龙舞凤,心迹喜双清。
频瀹炊茶鼎,听我扣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