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当门四面山,旁罗书史坐中间。
他人共我何曾有,造物于君本不悭。
况是早教缘累少,便知晚与岁时閒。
馀粮摸得鲜鱼煮,大胜箪瓢陋巷颜。
湖水当门四面山,旁罗书史坐中间。
他人共我何曾有,造物于君本不悭。
况是早教缘累少,便知晚与岁时閒。
馀粮摸得鲜鱼煮,大胜箪瓢陋巷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水之间,沉浸在书籍史籍中的宁静生活。"湖水当门四面山"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仿佛一幅山水画卷。"旁罗书史坐中间"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沉浸其中的满足感。诗人感慨自己与外界的隔绝,"他人共我何曾有",暗示了他对于这种独特境遇的自得其乐。
"造物于君本不悭",意思是大自然对诗人并不吝啬,给予了他这样的宁静与资源。接着,诗人提到早年教育使他懂得珍惜时光,晚年得以悠闲度日,"况是早教缘累少,便知晚与岁时閒",流露出对人生阶段的淡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馀粮摸得鲜鱼煮,大胜箪瓢陋巷颜"作结,形象地表达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享受烹饪鲜鱼的乐趣,远胜过贫寒生活的苦涩。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岩势束奔江,破空一千尺。
南来非太华,何有巨灵擘。
颇闻石室内,鍊颜富琼液。
千春羽客蜕,一旦金仙宅。慈云冻不飞,凝作苍玉■。
时看驯鸽舞,远若江鸥白。
洞口题名多,古人皆陈迹。
即事聊成咏,微名何足刻。
哀猿暝啼江上山,山雨滴绿绿满船。
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
溪回柁转更清绝,谁构亭子山之颠。
衰俗踵事好奇诡,曾见几人升青天。
桃花不开石门闭,杉筠长大藤钩连。
琐窗朱阁梦何所,书生浪赋秋月圆。
吁嗟在昔减州税,追留白马真能贤。
岁久无复记遗爱,荒唐此地夸神仙。
好风吹送不得住,我亦有累难息肩。
芒鞋布袜定何日,到处自办游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