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猿暝啼江上山,山雨滴绿绿满船。
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
溪回柁转更清绝,谁构亭子山之颠。
衰俗踵事好奇诡,曾见几人升青天。
桃花不开石门闭,杉筠长大藤钩连。
琐窗朱阁梦何所,书生浪赋秋月圆。
吁嗟在昔减州税,追留白马真能贤。
岁久无复记遗爱,荒唐此地夸神仙。
好风吹送不得住,我亦有累难息肩。
芒鞋布袜定何日,到处自办游山钱。
哀猿暝啼江上山,山雨滴绿绿满船。
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
溪回柁转更清绝,谁构亭子山之颠。
衰俗踵事好奇诡,曾见几人升青天。
桃花不开石门闭,杉筠长大藤钩连。
琐窗朱阁梦何所,书生浪赋秋月圆。
吁嗟在昔减州税,追留白马真能贤。
岁久无复记遗爱,荒唐此地夸神仙。
好风吹送不得住,我亦有累难息肩。
芒鞋布袜定何日,到处自办游山钱。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哀猿暝啼江上山”以哀猿的叫声渲染出傍晚江边的凄凉氛围,山雨滴落,翠绿的江面泛舟,诗人穿着单衫独坐篷下,欣赏着雪鹭在凉烟中飞翔的美景。接着,诗人赞叹溪流曲折,船行其中更为清幽,想象山巅之上可能有亭子,暗示隐逸之趣。
然而,诗人批评世俗的好奇与虚伪,指出鲜有人能真正超越尘世,达到高远境界。桃花未开,石门紧闭,象征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而杉竹藤蔓则增添了自然的生机。诗人感叹自己身处梦境,只能空想秋月圆满,回忆起白马渡过去的减税善政,怀念那位真正的贤者。
随着时间流逝,白马渡的恩惠被遗忘,人们夸耀着虚幻的神仙故事。诗人感慨风的吹拂无法留住美好时光,自己也因生活重担难以停留。最后,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一天放下负担,穿着简朴的芒鞋布袜,自由自在地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