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秋愿夏又经时,岭海衣冠已似棋。
使者欲行吾再至,嘉鱼下酒话官仪。
既秋愿夏又经时,岭海衣冠已似棋。
使者欲行吾再至,嘉鱼下酒话官仪。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的季节变换与地方特色,以及诗人对当地官员礼仪的观察与感受。
首句“既秋愿夏又经时”,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循环与交替,表达了时间流逝之感。秋天之后,诗人希望夏天再次来临,暗含对时光的留恋与期待。同时,“经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耐心。
次句“岭海衣冠已似棋”,以“衣冠”比喻人们,将岭南地区的人们比作棋盘上的棋子,形象地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繁华与人口众多。这里的“岭海”特指广东,点明了地点。“已似棋”则强调了这种景象的普遍性和秩序感。
第三句“使者欲行吾再至”,描述了使者即将离开,而诗人自己却再次来到这里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对比使者与诗人的行动,突出了诗人的频繁造访,可能是因为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或是工作上的需要。
最后一句“嘉鱼下酒话官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嘉鱼”作为下酒菜,不仅体现了岭南丰富的物产资源,更寓意着丰盛与美好。通过“话官仪”,即谈论官员的礼仪,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与官场礼节的关注和兴趣。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宴饮的场景,还蕴含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广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刻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商山旧接终南胜,深谷层峦倍幽静。
高士何年共结庐,云满衣裳蒿满径。
閒来便唱紫芝歌,驷马高车较若何。
棋局每凭幽涧石,诗篇长咏狎烟萝。
自嗟生世唐虞远,祗应木石同萧散。
反覆时情任变更,过目浮云了不管。
汉庭当日重元良,忽从秘画张子房。
羽翼终归岩下叟,千年涧壑尚辉光。
后人颇笑卢藏用,佳趣此山曾与共。
唐家无事翊皇储,何须别却烟霞洞。
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
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
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
华发渐盈颠,名山恒杖屦。
驾言复西游,皖潜有佳趣。
巍巍天柱间,山谷旧游处。
胜迹属吾家,千古如旦暮。
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载路。
挟刺何所投,依刘实倾注。
岩穴普声施,青云藉攀附。
平生丘壑姿,弃置宁复惜。
斥鴳总逍遥,蓬蒿任所适。
鹍鹏不负风,安见垂天翼。
自我返衡茅,方欣脱尘役。
乡里慕少游,烟霞渐成癖。
君复远相期,愿言各努力。
力田当逢年,何但守萝薜。
九万失扶摇,终焉愧善息。
感君慰劳辞,沉思终永夕。
出处亦何常,先民以为则。
踏残芳草破苍烟,出舍春郊春更妍。
山泽可能容伏莽,芮虞从此有间田。
拍肩挹袖披金简,选石题诗啖玉延。
卒岁优游真再造,西园安枕老顽仙。
《乙丑春二月二十有四日邑侯裒谷孙公有事罗浮同社诸君子偕集江上小堂举酒相贺夫劝课农桑巡行阡陌辟草莱以正疆界蒐伏慝而饬干掫此循良实政开邑以来二百五十馀年所未有也遂相与绘图授简侈为诗歌以副野史公复取道于先司徒东皋别业驻辔于先仲第□子二石山房盖有谋野则获之思焉萱乃携子及孙炊脱粟酾茅柴以窥马足公辄欣然班荆移阴而别时余以目眚不能从公于迈为四百三十二君归石候命第以一日之长狎主齐盟敢不悉索敝赋窃附中和乐职之谊遂鼓腹而歌凡得四章以博公一笑此亦䜎然之遗音不识不知之壤父不能自藏其丑者也故从同社诸君子之请再拜捉笔以弁于简·其三》【明·张萱】踏残芳草破苍烟,出舍春郊春更妍。山泽可能容伏莽,芮虞从此有间田。拍肩挹袖披金简,选石题诗啖玉延。卒岁优游真再造,西园安枕老顽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xmfCxty9q.html
何来一叶独乘潮,湖海多君老更骄。
我已窜身游鹿豕,君犹翘首问云霄。
穷途共说皆衰暮,觅句偏能慰寂寥。
却忆当年买歌舞,不须重语向山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