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自成蹊,媻姗并上堤。
秦宫花底活,周史月边迷。
乐府能传凤,天河恨报鸡。
因君逢嫁娶,端是不须啼。
桃李自成蹊,媻姗并上堤。
秦宫花底活,周史月边迷。
乐府能传凤,天河恨报鸡。
因君逢嫁娶,端是不须啼。
这首诗描绘了桃李花开,引人入胜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与历史联想。首句“桃李自成蹊,媻姗并上堤”以桃李花盛开,吸引人们漫步其中,形成小径,生动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场景。接着,“秦宫花底活,周史月边迷”两句,将自然美景与历史故事相融合,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乐府能传凤,天河恨报鸡”则运用了神话与民间传说,乐府中的凤凰象征着美好的传说与艺术的传承,而天河与报鸡则可能暗喻着命运的不可预知与世事的无常。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最后,“因君逢嫁娶,端是不须啼”以日常生活中的喜庆场景——嫁娶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喜乐的祝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丰富的历史与神话元素,以及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命运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
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
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
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乾。
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
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
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