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朵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朵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天柱峰》,描绘了衡山中天柱峰的雄奇景象。首句“衡山紫盖连延处”以衡山的紫色山巅起笔,展现出山脉的连绵壮观。接着,“一峰巉绝擎玉宇”描绘出天柱峰独立峻峭,仿佛直插云霄,犹如玉宇支柱。诗人感叹汉朝皇帝因路途遥远未能亲临,于是将对天柱峰的敬仰寄托在对灊山祭祀的想象中。
诗人自我寓言,虽身在深宅,心却神游于峰顶,“形摹三尺气万仞”,表达对天柱峰精神高度的赞美,认为世间寻常山峦难以企及其崇高。接下来,诗人又赞赏南州山骨朵的清雅和超凡脱俗,称其为“神奇都赋小峥嵘”,并想象雷雨中的峰顶更显孤独而威严。
最后,诗人深夜吟咏,欣赏着天柱峰的高大身影投射在屋山之上,感叹其摩霄拂云的气势,并自谦地说,他的赞誉虽真,但无人敢质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柱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
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
半壁䟃?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
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
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