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柱峰》
《天柱峰》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朵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0)
注释
紫盖:形容衡山主峰的紫色云雾。
巉绝:险峻极点。
汉家:指汉代朝廷。
寓祭:代替祭祀。
灊山:古山名,此处象征天柱。
哦诗:吟诗。
摩霄:直入云霄。
翻译
衡山的紫色山峰连绵不断,一座险峻的山峰高举着玉宇般的天空。
汉朝皇帝畏惧遥远,未能亲临,便在灊山祭祀以替代,尊它为天柱。
如今我只能在梦中漫游,闭门不出,却把这石头当作灊山来寄托。
这石头虽只有三尺之形,但气势如万仞高峰,世间的小山丘怎能攀登相比。
南州的山骨清秀纯洁,即使是乳白色的砂石床也显得超凡脱俗。
这座神奇的山峰虽小却峥嵘不凡,雷雨时分更显孤独而壮丽。
深夜吟哦诗歌,我静坐欣赏它那高大的影子横跨屋山。
它直插云霄,如此摩天,我的赞美之言,有谁敢妄自删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天柱峰》,描绘了衡山中天柱峰的雄奇景象。首句“衡山紫盖连延处”以衡山的紫色山巅起笔,展现出山脉的连绵壮观。接着,“一峰巉绝擎玉宇”描绘出天柱峰独立峻峭,仿佛直插云霄,犹如玉宇支柱。诗人感叹汉朝皇帝因路途遥远未能亲临,于是将对天柱峰的敬仰寄托在对灊山祭祀的想象中。

诗人自我寓言,虽身在深宅,心却神游于峰顶,“形摹三尺气万仞”,表达对天柱峰精神高度的赞美,认为世间寻常山峦难以企及其崇高。接下来,诗人又赞赏南州山骨朵的清雅和超凡脱俗,称其为“神奇都赋小峥嵘”,并想象雷雨中的峰顶更显孤独而威严。

最后,诗人深夜吟咏,欣赏着天柱峰的高大身影投射在屋山之上,感叹其摩霄拂云的气势,并自谦地说,他的赞誉虽真,但无人敢质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柱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蕃女怨·其一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四

养女畏太多,已生须训诱。

捺头遣小心,鞭背令缄口。

未解乘机杼,那堪事箕帚。

张婆语驴驹,汝大不如母。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八

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

作事不谐和,触途成倥偬。

行泥屡脚屈,坐社频腹痛。

失却斑猫儿,老鼠围饭瓮。

(0)

登岳阳楼

湖边景物属秋天,楼上风光似去年。

仙侣缑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

云门自统轩台外,木叶偏飞楚客前。

极目江山何处是,一帆万里信归船。

(0)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

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

半壁䟃?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

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

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

(0)

封丘作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