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相思.赠别杨枝》
《长相思.赠别杨枝》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长相思

漱金卮,阁金卮。不是樽前抵死辞。今宵是别离。

撚杨枝,问杨枝。花萼楼前踠地垂。休忘初种时。

(0)
鉴赏

这首《长相思·赠别杨枝》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杨枝为题,抒发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

“漱金卮,阁金卮”,开篇以饮酒的场景起笔,金卮象征着贵重的酒具,通过这一细节描绘出宴饮的奢华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即将离别的沉重情绪。“不是樽前抵死辞”,在宴席上,主人公并非因为不愿饮酒而拒绝,而是另有深意,预示着内心的挣扎与不舍。“今宵是别离”,点明了主题——今晚是分别的时刻,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与无奈。

接下来,“撚杨枝,问杨枝”,通过动作描写,主人公以手中的杨枝为媒介,似乎在向杨枝倾诉心中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花萼楼前踠地垂”,描绘了杨枝在花萼楼前低垂的情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杨枝也在为离别而哀伤,与主人公的情感相呼应。“休忘初种时”,最后以一句温馨的提醒结束,希望无论未来如何,都不要忘记当初种下杨枝的初衷与美好,寄寓了对友谊或爱情长久不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体现了陈维崧词风中的深情与细腻。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二

天于豪杰试艰难,未许烟波把钓竿。

宝玦仅存心愈壮,明珠虽去海尤宽。

莺花南国思公子,父老东郊拜长官。

相望甘棠馀荫在,莫瞻直北涕阑干。

(0)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一

月黯沈云多,山深夜泉长。

忽断疏钟撞,谁敌石门响。

(0)

姜贞毅墓·其二

回首桥陵涕泪浑,艰难于此敛羁魂。

起家忠义田横岛,蒿目兴亡伍相门。

地下铁衣新鬼戍,生前抔土故君恩。

松楸几点斜阳入,绝似朝衫捧血痕。

(0)

新月

开帘延瞑色,凉月已如钩。

顿使碧天远,平含万古愁。

软钟林外寺,薄雾水西楼。

怅好幽人梦,依依不可留。

(0)

杂咏·其一

东方月出皎,照见倾城姿。

君宠正专房,不信能弃夷。

梁尘飞更寂,橘枝冷欲披。

一朝繁华露,化为千泪丝。

终知恩决绝,未免心然疑。

诘旦理清镜,方知玉貌移。

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

(0)

黄子笏明经以近作见寄,时方患痿,诗以慰之

王谢阶庭记盛荣,怀人感旧岁寒情。

围炉话夜春方觉,煮酒消愁气渐平。

蛤蜊且尝忘世事,雁鸿有信问前程。

劝君莫更吟诗苦,珍重休文太瘦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