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边气,如杵赤而明。
既显不当军将出,执迷坚往损其兵,一半不回程。
日边气,如杵赤而明。
既显不当军将出,执迷坚往损其兵,一半不回程。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中日边景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对士兵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日边气,如杵赤而明",开篇以日边之气比作杵,色彩鲜明,暗示着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氛围。接着,“既显不当军将出”,指出在如此明显的危险信号下,将领却依然坚持出兵,表现出决策者的固执或盲目。"执迷坚往损其兵,一半不回程",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决策的后果——大量士兵因此丧生,无法返回战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描述,反映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以及错误决策对士兵生命和军队士气的严重损害。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尊重。
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
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
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薄。
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
当年有贤令,神交契冥漠。
怀哉精魄归,永矣香火托。
至今书壁间,读者为嗟愕。
好事继前志,刳岩成此阁。
仰看斗插椽,俯听泉入铎。
晤言千载心,英气凛欲作。
西崖望蒙顶,跻攀计已昨。
忽闻良友同,共写襟期乐。
遐登破嵘屼,幽讨待绰约。
磅礴富蒸郁,阴衣茫纷错。
再拜五华君,许莅他日约。
霜威净馀氛,晴宇洞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