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帘残酒醒,雪意尚垂垂。
夜色沈奎久,春容变柳迟。
寒塘鸥自聚,荒岁鹤同饥。
便欲诛茅隐,何山有紫芝。
开帘残酒醒,雪意尚垂垂。
夜色沈奎久,春容变柳迟。
寒塘鸥自聚,荒岁鹤同饥。
便欲诛茅隐,何山有紫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雪后》,描绘了雪后清晨的情景。首句“开帘残酒醒”,诗人打开窗帘,酒意尚未完全消散,映入眼帘的是雪景。"雪意尚垂垂",形象地写出雪势虽已减弱但仍缓缓飘落的状态。
接下来,“夜色沈奎久”暗示着夜晚漫长且沉寂,而“春容变柳迟”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似乎比往常更为迟缓,连柳树也未能迅速展现出生机。诗人观察到“寒塘鸥自聚”,在寒冷的池塘边,鸥鸟聚在一起取暖,反映出环境的冷清和生活的艰辛。
“荒岁鹤同饥”进一步揭示了时局的艰难,连仙鹤也为饥饿所困。最后,诗人表达出归隐之意:“便欲诛茅隐,何山有紫芝。”他渴望在这样的世态中寻觅一处宁静,过上隐居生活,但又不知何处能觅得紫芝这样的仙草,寓意理想的栖息之地难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