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愁的夜晚场景。"枫岸月斜明"表达了在一片明亮中带着淡淡阴影的月光下,枫树之滨显得格外清冷和宁静。"猿啼旅梦惊"则是诗人通过猿啼声来唤醒夜行者旅途上的梦境,这里猿啼不仅仅是一种动物叫声,更象征着一种孤寂和悲凉。
接着,"愁多肠易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痛楚,是在描述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这种情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连心脏都像是要被撕裂一般。最后一句"不待第三声",可能是在暗示某种事情或情绪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即将发生变化,但诗人并没有具体指明这“第三声”所代表的内容。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猿啼声的描写,以及对内心忧伤的抒发,表现出一种淡远和哀愁的情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物中的感受,也透露了其深层次的情感世界。
等閒相见即相亲,冉冉风流一段春。
未论典刑思旧德,便知材业是当仁。
他年鸡黍情无限,此日词章笔有神。
落尽节旄毡未压,疾风劲草定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