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
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沈波影倒悬。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
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沈波影倒悬。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超脱世俗的仙境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 这两句以问询的口气,探寻那池边古木的年龄及其成为槎(即水上漂浮物)的历程,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观察的能力,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淡然。
"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银汉指的是夜空中的月亮,这里化用为“水”意象,将月光下的水面比作仙境之路,而“玉池”则是诗人心目中清澈如玉的理想水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这股仙气,先在玉池边泛舟,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向往天界的情怀。
"拥溜根横岸,沈波影倒悬。"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水面上的景象:树木的枝条随着水流摇曳,水下的波纹映照在岸边,如同倒挂的画卷。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双重把握。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不需要向蜀地(四川一带)的旅者询问,因为在诗人心中,这个地方已经是高耸入云的仙境。这不仅是对景物的一种超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总体而言,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池边之旅描绘成一幅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画卷。
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江梅殿岁华。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江堤杨柳碧毵毵,闲访名园郡郭南。
垄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
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
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
昔予有行迈,辱赠猗兰辞。
今我复来游,重贻黄鹄诗。
兰以喻芳洁,撷佩正所宜。
鹄以兴翅邈,鸾皇共追随。
句成自有法,意厚良不訾。
投非所当授,乃反骇且疑。
兰生深林间,蔼然抱幽姿。
鹄有江海志,孤轩谢羁雌。
残折兰色改,跂尚鹄性悲。
愿君两置是,逍遥以相期。
炎风得秋亦已凉,喜抱尘策罗南窗。
策中古人不可见,独咏君子予心降。
高文大论日倾吐,响快有类钟应撞。
却嗟吾侪多暇日,俚谣暴谑何其咙。
驱车正得我所念,起具肴蔌陈杯缸。
自怜愚戆接豪迈,蔽履乃与华冕双。
圣经王道有本末,斟挹醇粹挥其尨。
须臾上下今与古,武库千矛鏦。
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釭。
冯侯抗议亦殊健,短钩长?相撑摐。
介卿后至语闲暇,偃载戈甲韬旌幢。
弱弓枉矢尚何用,久已束手甘避逄。
是时君有山阳役,扁舟已具河之矼。
朝吟淮山翠扑扑,夜梦楚水鸣淙淙。
轩然欲去坐所惜,文字雅正姿信悾。
行年三十不得饱,况有荐道登朝邦。
遂令奔放不自敛,欲旅渔钓终湖江。
朝廷揽贤无远近,北尽漠塞南岭泷。
如君才大齿且壮,安可推亮而居庞。
功名得时看树立,岂若都尉眉空厖。
《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宋·韩维】炎风得秋亦已凉,喜抱尘策罗南窗。策中古人不可见,独咏君子予心降。高文大论日倾吐,响快有类钟应撞。却嗟吾侪多暇日,俚谣暴谑何其咙。驱车正得我所念,起具肴蔌陈杯缸。自怜愚戆接豪迈,蔽履乃与华冕双。圣经王道有本末,斟挹醇粹挥其尨。须臾上下今与古,武库千矛鏦。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釭。冯侯抗议亦殊健,短钩长?相撑摐。介卿后至语闲暇,偃载戈甲韬旌幢。弱弓枉矢尚何用,久已束手甘避逄。是时君有山阳役,扁舟已具河之矼。朝吟淮山翠扑扑,夜梦楚水鸣淙淙。轩然欲去坐所惜,文字雅正姿信悾。行年三十不得饱,况有荐道登朝邦。遂令奔放不自敛,欲旅渔钓终湖江。朝廷揽贤无远近,北尽漠塞南岭泷。如君才大齿且壮,安可推亮而居庞。功名得时看树立,岂若都尉眉空厖。
https://shici.929r.com/shici/HWHw4I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