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道者所隐不遇》
《寻道者所隐不遇》全文
唐 / 窦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0)
注释
篱:篱笆。
涓涓:流水声。
涧水:山间的小溪。
槿花:一种落叶灌木,夏花常见。
半点:少许。
夕阳:傍晚的太阳。
题名字:题写名字。
知相访:知道有人会来拜访。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不奈秋:经不住秋天的摧残。
翻译
篱笆外面,小溪流水潺潺,槿花在夕阳下渐渐凋零。
我想要在上面题写名字,知道有人会来访,但又担心芭蕉经不住秋天的摧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篱外涓涓流水和半点收敛的槿花,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诗人心中有所寻觅,却又担忧芭蕉承受不了秋天的凄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篱外涓涓流水,传递出一种静谧与淡雅,是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槿花在夕阳下半点收敛,似乎也在诉说着自然界的轮回与寂寞。这两句诗构筑了一个平和恬静的画面。

而接下来的“欲题名字知相访”,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名字”可能是某种隐喻,代表着特定的理想或精神寄托。诗人希望通过题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或许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最后一句“又恐芭蕉不奈秋”,则引入了一丝忧虑与悲凉。“芭蕉”在这里象征着柔弱和脆弱,可能是诗人自喻。这里的“秋”既可以理解为季节,也可解作一种凄清寂寞的情感状态。诗人担心自己或所思念的人无法承受那种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

作者介绍

窦巩
朝代:唐   籍贯:京兆金城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猜你喜欢

鹧鸪啼(一作李峤诗)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第一百九十四卷

(0)

行路难(一作连环歌)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旁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0)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作杜审言诗)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0)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0)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
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
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
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

(0)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