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六》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六》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古风

土台峻若丘,伐木构为榭。

俯窥千树杪,飕飕风在下。

萦回观四山,苍翠罨如画。

吾道足至乐,景光不需价。

兰亭别彭殇,右军久已化。

何事电光中,区区争谮骂。

吾欲洗吾耳,红尘已尽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居住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土台峻若丘,伐木构为榭”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土台,仿佛是小丘一般,人们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凉亭,利用自然的木材构建而成。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暗示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俯窥千树杪,飕飕风在下”描述了站在凉亭上向下看去,千树之巅的景象,以及风吹过时的清冷声音。这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萦回观四山,苍翠罨如画”则进一步描绘了四周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这样的景色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激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吾道足至乐,景光不需价”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极度喜爱和满足,认为欣赏这些美景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无需用金钱来衡量。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即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接下来,“兰亭别彭殇,右军久已化”引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典故,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雅集与现代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这里暗含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永恒不变真理的探寻。

最后,“何事电光中,区区争谮骂。吾欲洗吾耳,红尘已尽谢”则是对现代社会中纷扰喧嚣、是非争执的反思。作者希望远离这些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表达了对纯净、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三元秘秋水,□□□□□。

天人点破消息,梦里悟南华。

河伯徒□□□,□□□归毫末,一笑井中蛙。

试问漆园老,谁是大方家。□黄钟,推甲子,定无差。

悠悠天理人事,风外万飞沙。

且弄空山明月,自荐寒泉秋菊,睡起漱朝霞。

更欲辨齐物,银海眩生花。

(0)

鹦鹉曲.洞庭钓客

年光流水何曾住。早忘却姓吕岩父。

记蓬莱阆苑相逢,一别风流如雨。

算人间碧海桑田,只似燕鸿来去。

岳阳楼剑气凌云,度老树神仙此处。

(0)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0)

漫兴十九首·其十六

自笑青云远,谁怜白发孤?

艰难知道路,潇洒问江湖。

事业留诗卷,田园入画图。

清高过老杜,囊底一钱无。

(0)

漫兴十九首·其一

诏布河流复,其功说贾生。岂因疏凿费?

恰重战争名。军士虽然散,农人尚未耕。

九州多禹迹,何日与君评?

(0)

解闷四首·其四

寒气薄衣絮,斜风雪乱飘。

山林俄失色,江海不行潮。

塞北毡车重,江南甲骑骄。

草堂亦幽致,冰冻满诗瓢。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