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中原饥馑馀,氛祲日以烦。
白骨乱如麻,黯然销神魂。
朱门郁萧条,哀哀诸王孙。
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
不知周遗民,今有几家存。
况今旱为虐,五月黄尘昏。
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
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
莫以董贾笔,虚负邹枚言。
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中原饥馑馀,氛祲日以烦。
白骨乱如麻,黯然销神魂。
朱门郁萧条,哀哀诸王孙。
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
不知周遗民,今有几家存。
况今旱为虐,五月黄尘昏。
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
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
莫以董贾笔,虚负邹枚言。
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景象,通过对比朱门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诗中“白骨乱如麻”、“朱门郁萧条”等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后荒凉的景象和贵族与平民生活的巨大反差。
诗人借“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表达对友人朱太史养淳出使封藩的关切,担忧在干旱灾害肆虐、黄尘蔽日的背景下,友人的使命将面临更多挑战。同时,诗人也寄予友人以期望,“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赞扬友人具备经世济民的才能,并希望他能坚守初心,关注民众疾苦。
最后,“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表达了对友人在重要时刻可能牺牲个人利益的敬佩,“莫以董贾笔,虚负邹枚言”则鼓励友人不要辜负先贤的智慧和期待。“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则是对友人完成使命后,能够将所见所感传达给最高统治者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歌彻骊驹,酒斟醽醁,帆樯高映城楼。
绣衣携具,开宴话离愁。
两岸橙黄橘绿,一行雁、几点沙鸥。
情千万,相看无语,送我上孤舟。悠悠。
冬向晚,梅花潜暖,随处香浮。
奈长亭饮散,无计淹留。
归路淮山百舍,空梦想、连岁清游。
烦双鲤,频将尺素,来往寄江流。
宝山烟霁,金湖波渺,珠帘高卷清霜。
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芳菊袅秋香。
更榴房斗紫,柑实传黄。
观阁凌空,杯盘照坐独醒狂。良辰乐事难忘。
正少年游冶,人在任庄。
铜钵探题,金钗当酒,一时绿鬓红妆。故国黯凄凉。
漫情随水远,兴与云长。
要是致君尧舜,千古继垂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