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绯虽被躬,余怀日飘瞥。
诗韵成孤赏,讨论谁为竭。
金绯虽被躬,余怀日飘瞥。
诗韵成孤赏,讨论谁为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离合(其三)》中的一节,表达了一种离别之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金绯虽被躬,余怀日飘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金绯,本指华丽的服饰或色彩,这里象征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被躬”暗示这些美好的记忆如同衣物一般,被时间的流逝所覆盖,渐渐淡去。同时,“余怀日飘瞥”则表达了诗人思绪的飘忽不定,如同被风吹散的云朵,难以捕捉和定格。
“诗韵成孤赏,讨论谁为竭。”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在离别之际,诗人以诗歌作为自我慰藉的方式,但这种情感的抒发却成了孤芳自赏,无人能理解或共鸣。讨论,意味着寻求共鸣与理解,但在当前情境下,诗人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这增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王世贞以其独特的文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昨来堀堁每飏尘,许民跪觐禁趋走。
春郊雨霁气澄鲜,喜以民同乐以后。
羽林呵斥今不须,随行一任纷左右。
仰瞻扶老而携幼,笑呼摩肩还接肘。
东顾即闻西者怨,后来复与前为偶。
行未十里聚数万,咫尺马旁尽翘首。
尊之亲之尔惬无,教兮养兮吾何有。